表姑忽然在微信上发来一个抖音的视频,讲的是一个在上海的以色列的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以色列,改变教育方式,将他们培养成大富豪的故事。
我直觉上认为这有点不合常理。于是,用“以色列 春卷”检索。随着信源时间不断提前,终于有了比较靠谱的发现。
这是一个网址http://xmlujia.blog.sohu.com/82922461.html,最重要的是他引用的内容标注了来源。而新近的故事都缺少可靠的来源,比如https://new.qq.com/omn/20191102/20191102A03U8E00.html
博客中第一篇文章:http://news.sohu.com/20050803/n226549846.shtml
沙拉:一个犹太女人的上海梦(组图)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沙拉和她的两个儿子 年轻时的沙拉 沙拉眸子里闪动上海情 特约撰稿 赵慧侠 黄铮 初见沙拉是在她位于上海金茂大厦4楼的办公室里。这是公司专门为她租赁的办公室,宽敞、明亮,看出去风景很美。 “把你的电话留给我好吗?”没想到这位长着一张洋面孔的女士,居然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我还会讲苏北话、宁波话,杭州话也能说几句。上海话当然说得最好。”沙拉分别用这些方言“表演”了几句。 这是怎样的一个犹太女人?她跟中国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 我们不禁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http://images.sohu.com/cs/button/lg/05-016/newsgj0803.html最近,我们专程采访了她。她在悠长的回忆中开始了娓娓的叙述,那传奇故事从上海开始—— 1出生在上海 1939年,是德国纳粹残害犹太人最厉害的时候。当时在世界各地,只有上海是唯一不用签证和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因而上海被犹太人称为“东方诺亚方舟”。 沙拉的父亲就在这一年来到了上海,大约过了10年光景,他爱上了他的保姆——一位苏北农村女子,并娶了她。1950年沙拉出生在上海。 就在复兴中路642号的花园洋房里,沙拉一天天长大。她父亲当年所雇帮工的后代,如今还住在这座花园洋房的车房里。他们至今还能回忆起沙拉小时候在洋房里玩耍的情景。那时候,沙拉面孔小小的,扎着两个小辫子,喜欢紧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很是可爱。 沙拉1岁时,母亲就改嫁他人了,所以她没有享受到母爱。 不过,在父亲的呵护下,沙拉还是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不幸的是,在她1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小沙拉第一次要独立地面对生活。 2 离开不属于她的家 1966年“文革”,全国开始了大串联,沙拉也想去,但因为她是外国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沙拉还曾经想上山下乡,跟所有的同龄青年人一样去接受再教育,但也没能如愿以偿。 厄运还在后面,在沙拉17岁时,红卫兵把她赶出了花园洋房。孤独的沙拉无依无靠,生活很艰苦,无奈之下,她只能来到了早年离她而去的母亲的家。 不想,沙拉的母亲又生了一个孩子,而沙拉的外国人的脸型让母亲感到难堪,所以她对沙拉很冷漠。她在楼梯下面安置了一个小床铺,勉强可容下沙拉瘦小的身躯。沙拉每天只能蜷缩起来睡觉。度日如年的岁月让她很伤心。 “我不在,他们就做大米饭;我在,他们就做小米饭;我在,他们就吃素菜,我不在他们就吃肉。”回忆起在母亲家的日子,沙拉至今忿忿不平。 也许为了早点赶走沙拉,母亲又和她发生了更大的冲突。沙拉彻底失望了,她终于离开了这个不属于她的家。 3 最低潮时想自杀 对于沙拉来说,那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嫁出去。于是她找了一个男朋友,结婚证书也开好了。正当沙拉憧憬未来生活时,命运却捉弄了她。其实,她男朋友在外面还有个女人,还发生过关系,那女的要告他,事情闹得很大。沙拉经过痛苦的精神挣扎,最后离开了这个男人。 在这次短暂的婚姻中,沙拉生下了一个儿子。几年后沙拉再次结婚。可是婚后,男方不愿意接纳这个孩子。在忍受了10年的矛盾和痛苦之后,沙拉再次选择了离婚。 沙拉说那时是她情绪最低潮的时候,几乎想自杀。因为她太累了,两次婚姻没给她幸福,却给了她两个孩子的负担。 “我虽然身体很好,但是在感情上受不了。所有的方方面面,让我觉得我太委屈。”沙拉抹着眼角的泪水回忆着。 4 去以色列艰难谋生 沙拉失去了亲情和爱情,绝望中开始思念她的另一个家乡。于是她向有关部门要求去以色列。1991年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这一年,41岁的沙拉去了以色列。作为第一个从中国去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她受到了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 初到以色列的沙拉发现,这里远不如上海繁华。而且沙拉没想到,她带着孩子们回国后的第一个挑战,竟然就是生死考验。 “晚上听到爆炸声,我就把孩子们带出去,硝烟啊,火光啊,我让他们不要怕。有一次我刚刚下车,就听到后面‘砰’的一声巨响,只是隔着一辆车的距离,我奔过去,看见一个人的肢体被炸得七零八落,人的碎肉粘在了墙上。”说起在以色列的遭遇,沙拉至今心有余悸。 倔强的沙拉渐渐习惯了爆炸和动荡,她开始出去找工作。但是由于不懂希伯莱语,没有一家公司愿意雇佣她。沙拉没有办法,就到中餐馆免费洗碗打杂,目的就是为了与客人交流,学习希伯莱语。她每天身边都带个小本子,人家说什么她就记下来,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记。3个月之后沙拉居然能说希伯莱语了。此时她从以色列政府那儿领取了一笔移民费,还分配到了一处房产。一家人总算安定下来了。 但是沙拉并没有满足日渐安定的生活,她想到自己的孩子还要上学,她想让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而这需要更多的钱。于是沙拉想起了中国手艺——做春卷,她决定做春卷赚钱。做春卷是一个细活儿,火要正好,皮子厚薄又要正好。为了练习,沙拉费去了很多面粉。当摊出第一张匀称的春卷皮的时候,沙拉哭了,但很开心,终于靠自己的双手找了一个饭碗。“我觉得作为一个上海人说的千金小姐,学会了做春卷,那种喜悦的心情,那欢喜的眼泪,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做春卷生意倒是挺红火,这给了沙拉一份自信。她不仅养活了自己和孩子,还赚到了一些钱。沙拉的成功使她成为以色列媒体的报道对象,一时间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沙拉常常会说一句话:“苏北有句老话叫,有婆就把婆来依,没有婆就靠自己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你有人依靠的时候,你会依赖;当你没人依靠的时候,你就得依靠自己。 “艰难的岁月,我是开开心心走过的,我相信曙光总在前面。”沙拉坚定地说道。 沙拉期待的曙光终于出现了。她被以色列政府相中,成为在以色列中国劳工的一名翻译。没过多久,以色列路斯迪兄弟公司——一家有着63年历史的钻石公司,要到中国来办钻石展。老板看到有关沙拉的报道,很欣赏沙拉。于是,她被钻石公司派到了故乡——上海。 5 新家在浦东 如今,沙拉的上海新家在浦东的一个普通社区。她的家里有很多犹太人的饰物和摆设。但是她说,自己是个中国人:“上海是我的第一故乡。没有中国,也不会有我。我老爸那代人在上海,受到了上海老百姓的庇护。我心里非常感激。” 当她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后不久,沙拉终于找到了她真正的爱情,嫁给了上海的一位大学教师。在丈夫眼里,沙拉和别的女性没有什么区别。她对丈夫很体贴,丈夫喜欢什么,沙拉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丈夫特别喜欢下围棋,沙拉甚至满上海地为他找棋友。谈起眼下的生活,沙拉说:“我觉得生活才刚刚开始,如果现在就跟你说,生活非常幸福,我还不敢这么下结论。我们才结婚一年多,幸福的概念包含着天长地久的意味。我们还在不断地磨合,我们现在过得很不错。” 当初她离开上海,有很多的无奈;现在经过种种磨难,找到幸福的沙拉,对这座城市有着说不出的亲切之感。 现在每天早上7时左右,沙拉都会站在小区的门口,义务指挥交通。“慢一点,老太太请你从上面走,请你走人行道。”沙拉常常站在路边挥着手,很认真地对路过的老人说。 我们问沙拉当义工的原因。她坦诚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跟上海人呼吸一样的空气,吃一样的饭,所以我想出一点力。” 沙拉除了每天上午到公司里,或者到百货商店的柜台前转转,她把很多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小区和社会的公益事业上。沙拉还经常到附近的公立医院去当义工,每次去她不仅跟病人们聊天,安慰他们,还给病人带点好吃的东西。她特别喜欢到新生儿的房间里去,为产妇唱苏北小调,分享新生命诞生的快乐。 “时光流逝,历经坎坷。我又回到了故乡,蓦然回首,我觉得,我的上海之梦还是美丽的。”沙拉凝视窗外,喃喃自语。 (作者系《东视广角·真情实录》记者) |
第二篇披露了沙拉的孩子的近况:
上海犹太后裔沙拉·伊麦斯返回以色列第一人
外滩画报 |
外滩记者/贺莉丹 作为罗斯蒂克兄弟钻石有限公司、这个世界第三大钻石名牌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的沙拉·伊麦斯,有着犹太人特有的大眼睛,走在上海的街头,她也是那些时髦的女人中的一个,而她的身上,却打着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深刻烙印。 53岁的沙拉·伊麦斯出生在上海。作为一名中国籍的犹太人,沙拉熟悉多种语言和方言:希伯莱语、中国普通话、上海话、苏州话以及苏北话。 犹太父亲的烙印 沙拉的父亲立·伊·伊麦斯曾经居住在德国和波兰边境,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的犹太人,立·伊·伊并没有国籍。30年代,随着德国纳粹残害犹太人行径的加剧,立·伊·伊麦斯和千千万万逃难的犹太人一样,爬过边境的重重铁丝网,经由俄国来到中国。 “逃难的时候父亲在雪地里爬了好几天,腿也冻伤了,如果不是在雪地里找到了一个萝卜,他就没命了。”沙拉是满含热泪地回忆父亲求生的经历。1939年,54岁的立·伊·伊麦斯终于平安到达上海。 沙拉记忆中的父亲是个安分、谨慎的犹太商人。在虹口的隔离区,立·伊·伊麦斯和一个上海女性相爱并组成了温暖的家庭。婚后,立·伊·伊麦斯购置了两辆卡车,在虹口区的公平路码头、外白渡桥等地经营酒类、地毯等生意,在大名路242号开了个商铺。很有经商头脑的立·伊·伊麦斯还开了一个小酒吧,让经常光临酒吧的外国海员从国外带回战时紧缺的物资,把国民政府配给的面粉做成面包销售。 “在上海的帮助下,隔离区的犹太人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歧视,这也是父亲反复教导我要感激中国人的原因所在。”沙拉由衷地说。 让沙拉印象深刻的是,母亲有一次开着卡车装货,经过日本人的关卡时没有给日本兵敬礼,被日本兵揪下车扇了一巴掌,母亲被打掉了一颗牙。事后,父亲对小沙拉的教育是:“你到任何地方都要让自己比当地人矮三分,凡事要留有余地。”小沙拉不解。父亲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是犹太人。” 沙拉说:“在后来的生活中我越来越理解父亲话中的深意了。或许有人觉得犹太人只会低头挣自己的钱,但漂泊无定的生活教会犹太人学会忍,犹太人学会了在夹缝中生存,成为了适应能力最强的民族。” 成长的日子 沙拉的童年是在复兴中路642号的那栋花园洋房里度过的,这个地方也是上海犹太联合会的旧址。在这里,最深刻的记忆是和犹太小朋友玩犹太小孩最传统的游戏——“玩沙”,就是把水灌进沙子里,再把沙子捏成各式各样的小房子。 二战结束后,犹太人纷纷回国。立·伊·伊麦斯也想离开中国,并办好了所有的手续,但妻子却表示不愿意离开上海。于是,立·伊·伊麦斯与妻子一道留在了中国。1962年4月,立·伊·伊麦斯去世,安葬在了青浦的吉安公墓。1983年,沙拉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 1966年“文革”开台,沙拉被红卫兵赶出了复兴中路642号,与此同时,沙拉家里珍藏的大量有价值的文件被焚毁,初中毕业的沙拉无法再继续学业,成为上海铜厂的一名普通职工。 心情不好的时候,沙拉会回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看看,这里珍藏着沙拉16岁以前的美好回忆。她也会到父亲安息的吉安公墓去看看,吉安公墓里安葬着在中国去世的犹太人,1966年后这里也遭到了破坏。这时,沙拉的眼圈红了,她告诉记者:“我正在和青浦区政府交涉,准备在吉安公墓建一个犹太人的纪念碑。” 第一个回以色列的中国犹太移民 如果说,遥远的以色列是年轻的沙拉梦中偶尔飘过的一朵浮云,那么做了母亲后的沙拉却越来越难以摆脱那份淡淡的乡愁。沙拉说:“上海是我永远的故乡,但血统上我却是个犹太人,我忘不了自己的根。 事实上,沙拉回以色列的过程是艰难的。经过了漫长的等待,1971年,以色列移民局同意让沙拉回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她的愿望没有实现。直到1985年,上海市公安局给了沙拉一个特别通知,沙拉终于等来了这个回归的机会。 这时,离了婚的沙拉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由于中国和以色列当时没有建交,沙拉只能转道日本回以色列,在日本的以色列大使馆,沙拉辗转难眠:“如果现在就回以色列,就和在中国的孩子骨肉分离,作为母亲,有什么比陪伴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更重要的呢?”沙拉再次选择回到了上海。 1991年,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这一年,41岁的沙拉终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故乡——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拉宾接见了沙拉。在以色列度过了整整11年后,沙拉又以罗斯蒂克兄弟钻石有限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的身份回到了故土。 在以色列的日子里,沙拉卖过春卷,开过中餐馆,无偿为司法部门、警察局、移民局当过翻译。也有在以色列的摩洛哥人询问沙拉是不是因为在中国吃不饱才回来的,沙拉为此感到气愤:“在以色列,即便是家里没有盐我也不会找邻居借,因为以色列人看我就像在看中国。我告诉他们上海的变化,也竭尽所能地帮助在以色列打工的中国人。” 如今,沙拉的三个孩子都在以色列,大儿子以华·伊麦斯在以色列外事部门任官员,小儿子杰瑞华·伊麦斯在从事钻石生意,女儿庄·伊麦斯在以色列的外交学院学习。孩子成了沙拉的骄傲,而沙拉的梦想则是在上海建一家残障儿童的幼儿园,让孩子们享受美好舒适的生活。 |
第三篇:
重返上海的犹太中国女人:没有中国 就没有我 http://news.sina.com.cn/c/2003-12-23/11412447276.shtml |
【提要】沙拉·伊麦斯,这个犹太中国两种血统的女人的故事,折射出犹太人和中国上海割扯不断的深厚渊源 国际先驱导报驻上海记者高路、刘立伟报道 她1950年出生在中国上海,父亲是30年代遭受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母亲是中国人; 她41岁那年第一次踏上以色列国土,却因语言不通四处碰壁; 她从卖春卷的小生意人成长为世界著名钻石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 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拥有中国和以色列两个祖国。 她的名字——沙拉·伊麦斯。 作为中以建交后第一个从中国返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她受到了拉宾总理的接见 沙拉的父亲立·伊·伊麦斯曾经居住在德国与波兰交界地区,随着30年代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行径的加剧,立·伊·伊麦斯和千千万万犹太人一样,辗转经由苏联来到了“上海方舟”。 “父亲逃难时,大腿被边界线的铁丝网剐出一道很深的伤口,疤痕一直留了下来。”沙拉眼含热泪回忆父亲逃生的经历,“父亲在雪地里爬了好几天,要不是找到一个萝卜,他就没命了。”1939年,54岁的立·伊·伊麦斯终于平安到达上海。 沙拉记忆中的父亲是位安分守己的犹太商人。在与一位中国女性相爱结婚后,立·伊·伊麦斯购置了两辆卡车,做起了酒类和地毯生意,还开了一间小酒吧。即使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之后,父亲还经常教育年幼的沙拉,要做个谦虚、不张扬的人,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带着饱受灾难的犹太民族烙印,经历过中国无数运动和浩劫的沙拉在中国和以色列1991年建交后,终于来到以色列。作为中以建交后第一个从中国返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她受到了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 初到以色列,是上海的春卷帮她渡过了难关 然而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下去马上成为她面临的最大难题。41岁的沙拉必须从字母开始,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希伯莱语。 “我在超市里指着一样东西用英语问别人‘这是什么’,我边听边用中文记下发音,然后记住它的含义。”沙拉说,这是她自己摸索出的学习经验。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沙拉每天都强迫自己听两小时磁带,还经常和当地老人一起聊天,尽管有时一个上午只能学会一两个单词,但从没想过放弃。就这样,半年后沙拉已经可以用希伯莱语应付简单的生活,一年后语言上的障碍就基本扫除了。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里,沙拉只能靠卖春卷过活。“我凭着记忆学习上海老人们开粉、打春卷皮。打坏了四五斤面粉后我终于打出了第一张春卷皮,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哗地流。”沙拉说到动情处声音哽咽了。“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我始终没有依靠任何人,我要凭自己的力量把孩子接来,他们就是我力量的源泉。” 她经常在爆炸间歇带自己的孩子观看爆炸现场,教育子女在战争中成长 事实上,沙拉曾于1985年因为她的孩子放弃了回以色列的机会。由于当时中以没有建交,沙拉只有先去日本才能转机飞往未曾谋面的祖国。在日本逗留的两个星期,沙拉辗转难眠:“如果当时去了以色列,就意味着我和孩子们失去了联系;如果放弃,以后很难说还能不能有机会(回去)。但作为母亲,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沙拉最终选择回到中国和孩子们在一起,直到6年后,她赴以色列,一年后的1992年,她才终于如愿以偿在以色列和孩子们团圆。那时正值阿以冲突升级,沙拉和三个孩子所在的特拉维夫市不断发生爆炸。沙拉回忆说,孩子们初到以色列的整整一个月都是在防空洞内度过的。 沙拉告诉孩子,这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机会。她鼓励孩子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言。与大多数母亲不同,沙拉经常在爆炸间歇带自己的孩子观看爆炸后的场面。“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能在战争中成长,你们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就是沙拉的教育哲学。 为了让孩子尽早独立,沙拉在大儿子14岁、小儿子13岁时要求他们出去打工。“我要让他们知道,谋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对于年幼的孩子,母亲就的最好的教师。沙拉至今还记得,有一次顾客订购了500个春卷,她和小儿子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沙拉哽咽着说:“孩子睡着后,我会偷偷掉眼泪,但孩子醒来后,我会和他们一起唱歌,告诉他们明天会比今天好。” 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已成人,大儿子是以色列劳动福利部的官员,小儿子也做起了钻石生意,最小的女儿还在读书。每每提起孩子们,沙拉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她总是说:“孩子们是我最大的骄傲!” 11年的奋斗,使她从一贫如洗的新移民变为著名钻石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 直率、爽朗、热情的沙拉有着栗色的头发和大大的眼睛,通晓希伯莱语、英语、中国普通话、上海话、粤语、苏州话和苏北话。有一句话沙拉常挂在嘴边:“我的母亲是中国。” 在以色列生活的11年中,沙拉曾无偿地为以色列司法部和移民局作翻译,先后帮助过上千名在那里的华人和他们的家庭。沙拉的真诚打动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罗斯蒂克兄弟钻石有限公司老板,全权委托她作为该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 从一贫如洗的新移民到手握价值200万美元钻石的商人,沙拉的身份变了,追随祖国母亲的情结却不改初衷。经商并非沙拉梦想,她十分希望自己能开一家福利院。沙拉坦诚相告:“离开以色列前我曾以中国人的身份在一家福利院打工,目的就是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一手抚养起三个儿女的沙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中国残疾儿童的父母解决一些困难。 沙拉的爱国心同样体现在她子女的身上。沙拉为大儿子取名以华,其意不言而喻。目前,以华从事的工作就是在以色列帮助合法的中国劳工保护自己的权益。沙拉说:“我出生在上海,没有中国,就没有我。”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沙拉.伊麦斯,这个犹太中国两种血统的女人的故事,折射出犹太人和中国上海割扯不断的深厚渊源 她1950年出生在中国上海,父亲是30年代遭受德国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母亲是中国人; 她41岁那年第一次踏上以色列国土,却因语言不通四处碰壁; 她从卖春卷的小生意人成长为世界著名钻石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拥有中国和以色列两个祖国。 她的名字——沙拉.伊麦斯。 作为中以建交后第一个从中国返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她受到了拉宾总理的接见 沙拉的父亲立.伊.伊麦斯曾经居住在德国与波兰交界地区,随着30年代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行径的加剧,立.伊.伊麦斯和千千万万犹太人一样,辗转经由苏联来到了“上海方舟”。 “父亲逃难时,大腿被边界线的铁丝网剐出一道很深的伤口,疤痕一直留了下来。”沙拉眼含热泪回忆父亲逃生的经历,“父亲在雪地里爬了好几天,要不是找到一个萝卜,他就没命了。”1939年,54岁的立.伊.伊麦斯终于平安到达上海。 沙拉记忆中的父亲是位安分守己的犹太商人。在与一位中国女性相爱结婚后,立.伊.伊麦斯购置了两辆卡车,做起了酒类和地毯生意,还开了一间小酒吧。即使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之后,父亲还经常教育年幼的沙拉,要做个谦虚、不张扬的人,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带着饱受灾难的犹太民族烙印,经历过中国无数运动和浩劫的沙拉在中国和以色列1991年建交后,终于来到以色列。作为中以建交后第一个从中国返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她受到了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 初到以色列,是上海的春卷帮她渡过了难关 然而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下去马上成为她面临的最大难题。41岁的沙拉必须从字母开始,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希伯莱语。 “我在超市里指着一样东西用英语问别人‘这是什么’,我边听边用中文记下发音,然后记住它的含义。”沙拉说,这是她自己摸索出的学习经验。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沙拉每天都强迫自己听两小时磁带,还经常和当地老人一起聊天,尽管有时一个上午只能学会一两个单词,但从没想过放弃。就这样,半年后沙拉已经可以用希伯莱语应付简单的生活,一年后语言上的障碍就基本扫除了。 初到以色列的日子里,沙拉只能靠卖春卷过活。“我凭着记忆学习上海老人们开粉、打春卷皮。打坏了四五斤面粉后我终于打出了第一张春卷皮,眼泪再也止不住,哗哗地流。”沙拉说到动情处声音哽咽了。“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我始终没有依靠任何人,我要凭自己的力量把孩子接来,他们就是我力量的源泉。” 她经常在爆炸间歇带自己的孩子观看爆炸现场,教育子女在战争中成长 事实上,沙拉曾于1985年因为她的孩子放弃了回以色列的机会。由于当时中以没有建交,沙拉只有先去日本才能转机飞往未曾谋面的祖国。在日本逗留的两个星期,沙拉辗转难眠:“如果当时去了以色列,就意味着我和孩子们失去了联系;如果放弃,以后很难说还能不能有机会(回去)。但作为母亲,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沙拉最终选择回到中国和孩子们在一起,直到6年后,她赴以色列,一年后的1992年,她才终于如愿以偿在以色列和孩子们团圆。那时正值阿以冲突升级,沙拉和三个孩子所在的特拉维夫市不断发生爆炸。沙拉回忆说,孩子们初到以色列的整整一个月都是在防空洞内度过的。 沙拉告诉孩子,这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机会。她鼓励孩子们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言。与大多数母亲不同,沙拉经常在爆炸间歇带自己的孩子观看爆炸后的场面。“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能在战争中成长,你们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就是沙拉的教育哲学。 为了让孩子尽早独立,沙拉在大儿子14岁、小儿子13岁时要求他们出去打工。“我要让他们知道,谋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对于年幼的孩子,母亲就的最好的教师。沙拉至今还记得,有一次顾客订购了500个春卷,她和小儿子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沙拉哽咽着说:“孩子睡着后,我会偷偷掉眼泪,但孩子醒来后,我会和他们一起唱歌,告诉他们明天会比今天好。” 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已成人,大儿子是以色列劳动福利部的官员,小儿子也做起了钻石生意,最小的女儿还在读书。每每提起孩子们,沙拉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她总是说:“孩子们是我最大的骄傲!”11年的奋斗,使她从一贫如洗的新移民变为著名钻石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 直率、爽朗、热情的沙拉有着栗色的头发和大大的眼睛,通晓希伯莱语、英语、中国普通话、上海话、粤语、苏州话和苏北话。有一句话沙拉常挂在嘴边:“我的母亲是中国。” 在以色列生活的11年中,沙拉曾无偿地为以色列司法部和移民局作翻译,先后帮助过上千名在那里的华人和他们的家庭。沙拉的真诚打动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罗斯蒂克兄弟钻石有限公司老板,全权委托她作为该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 从一贫如洗的新移民到手握价值200万美元钻石的商人,沙拉的身份变了,追随祖国母亲的情结却不改初衷。经商并非沙拉梦想,她十分希望自己能开一家福利院。沙拉坦诚相告:“离开以色列前我曾以中国人的身份在一家福利院打工,目的就是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一手抚养起三个儿女的沙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中国残疾儿童的父母解决一些困难。 沙拉的爱国心同样体现在她子女的身上。沙拉为大儿子取名以华,其意不言而喻。目前,以华从事的工作就是在以色列帮助合法的中国劳工保护自己的权益。沙拉说:“我出生在上海,没有中国,就没有我。” |
我找到了沙拉的微博:https://www.weibo.com/saraimas
第一条微博创建于2020年12月15日,内容是:
当然,到最后我也不好判断带孩子卖春卷那里面的细节是否可靠,只能说思路是对的,值得借鉴,但对过于刻板的描述也要保持怀疑,做一些最基础的查证,也顺便可以发现更多故事。
不过,我还是决定把这篇放在流言一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