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eloving.bokee.com/
为了防止再次遗失,我把里面的几十篇内容挪到了本博客中。
之前在各个平台上开了好多博客,新浪,搜狐,网易,教育,都黄了,还是要靠自己。
http://beloving.bokee.com/
为了防止再次遗失,我把里面的几十篇内容挪到了本博客中。
之前在各个平台上开了好多博客,新浪,搜狐,网易,教育,都黄了,还是要靠自己。
在mac上打开终端:
cd /Users/mengfanyong/Pictures/照片图库.photoslibrary
接下来参照https://immich.app/docs/features/command-line-interface/
首先需要安装immich客户端,如果没有node或者版本太低,请跳转到: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npm i -g @immich/cli
首先向 Immich 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
immich login-key [instanceUrl] [apiKey]
开始批量上传
immich upload --recursive directory/
情报洁癖是我定义的一个词,一开始想用信息洁癖,但是发现这个词被误用了,本来用文字洁癖就可以表达,非要占用信息这个词,我的情报洁癖试图回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个层面上来,所谓洁癖则是对情报的真实性的考察过于严苛,不光自己无法忍受虚假信息,就连身边的人轻易相信虚假信息都无法接受,甚至看不得人用百度和抖音。
我感觉自己已经进入这个状态了,也许还有别的因素,但这一点可能是根本原因,尽管每个人接收信息的能力不一样,但对接收的信息完全不去有所克制的接受,让我无法理解,这种懈怠,比通常的身体上的懈怠更让我不能接受。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卫生是会变好一点的,虽然还有很多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某些标准确实无法持续提高或者坚持下来,但总是阶段性的可以有一点改进,但是精神层面的卫生,就几乎没有什么改善的空间,我想不通。就算已经脱离某个环境很多年了,还是沉浸在那样一种氛围中不能自拔,这一点似乎即使在海外华人圈子,也是奏效的。就像某老师说的,信息茧房是真的不容易打破,不是房子多牢固,是作茧自缚。
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经常遇到一些转发的内容,一般不能轻易打开,上当的机率太高,简单的可以从链接中的域名分析一下,但这往往不奏效,因为很多大平台的链接也越来越垃圾了。
比如,你打开腾讯家的新闻链接,还不只是不会直接显示完整的新闻,更是直接跳出他们家app的下载请求,一不小心就装上了。
从邮件时代就反垃圾这件事,到了移动时代,依然是一个大命题。
其实在电报等应用中,这似乎不是个难题,完全可以通过引入机器人来检验和标识这些链接,chrome浏览器通过插件也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但像微信这种垃圾应用,打开个链接都是通过内建浏览器,确实就没多少好办法避免。
而像财新这样的付费新闻app,分享出来的新闻也是半截,为了推广app付费无可厚非,但假装成无付费的链接就不算厚道了,标题上打上个会员标志不挺好的嘛。
新买了一个电视机顶盒mecool KM6,这玩意激活还需要出国留学(这个词是在淘宝上学的),所以在KM6到货之前就在琢磨拿什么来突破了,家里有个老思科的路由器,虽然慢点,但应该还是能用的吧,结果等配置的时候发现,还真是连不上了,于是只好拿笔记本,接上网线上网,然后通过wifi共享网络出来,幸好官方有教程,按照步骤操作下来,成功留学,顺利激活。
KM6跑起腾讯的云视听一点问题没有,反应超快,但是光看一个云视听太可惜了。那就需要长期假设一个出国通道。咨询了华三做SDN的同学,放弃了采用融合网关的方案,那就是准备一个专用的路由器就行了,物理切换网络是最直接有效的。
但是之前配置的这台电脑毕竟不能一直放在家里做留学使用,所以换了一台旧电脑顶上,2010年买的小黑X1,但是很快就发现,KM6跑起来并不爽。考虑再下,下定决心,再投巨资采购一台ASUS RT-AC68U,这个型号在支持设备清单里是次顶配。淘宝下单花了499个软妹币。
到货后,发现专业路由器就是比TPlink的强,配置真复杂,截图就不发了,直接按教程找到系统配置中的升级固件功能,将下载下来的专用升级固件上传上去,重启(留学中介说是会自动重启,我这里被提示要手动重启,所以就断电重启路由器就好了)。
再连上,发现连DHCP的网关都变了,修改地址,重新进入路由器配置界面,靠,发现完全变了,超级复杂的配置界面没有了,只剩下那红色的经典配色,然后输入激活码,然后,然后,就发现已经连接成功。虽然,华硕这超级牛的路由器的其他那些功能暂时用不上了,但这就行了,插电即用。
接下来,打开油管看看,还是有点卡,于是把接入点从联通光猫的百兆口,换到了千兆口下接的TP的千兆口上,速度明显提升,甚至直接从新加坡回国看云视听都不卡顿。
web1.0:网络-人(单向信息,只读,eg个人网站,大英百科全书);
web2.0:人-人(以网络为沟通渠道进行人与人沟通,eg维基、博客);
web3.0:人-网络-人(人工智能、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构建,形成人和网络以及网络与人的沟通,同时在SEO支持下,提高人与人沟通的便利性)
作者:陈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11163/answer/1633993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3.0的构想是对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各个平台把精力都放在构建壁垒上,搜索引擎不好用了,平台间分享信息增加了障碍,现在最常遇到的就是点开一个链接发现看不到全文,而要去下载某个app。是平台绑架了社交。
我的邮箱里只有一位台湾的老师经常给我发邮件,分享他的阅读和思考,我偶尔打开回复一下。
我得重新开启我的博客订阅器了。
某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个固定IP用来做平台运营。
为了降低投入,选择ubuntu+xfce4(2U2G)的方案。
ubuntu选择了最新的18版本,其实随便哪个都行。
桌面选择xfce4据说是性能较好的,也不需要运行什么复杂的应用,主要是浏览器操作。
下面说一下主要步骤:
(1)初始化一个ubuntu18的镜像,一般都是server版,可以选择密钥登录
(2)用密钥登录到服务器,命令一般是:ssh -i miyao.pem root@ip
(3)先更新一下系统apt update以及apt upgrade
(4)安装桌面:apt install xfce4
(5)安装远程:apt install vnc4server
(6)运行远程服务:vncserver,会让你设置一个密码,后面会用到这个密码连远程登录
(6)修改~/.vnc/xstartup中的内容为:
#!/bin/sh
unset SESSION_MANAGER
unset DBUS_SESSION_BUS_ADDRESS
startxfce4 &
[ -x /etc/vnc/xstartup ] && exec /etc/vnc/xstartup
[ -r $HOME/.Xresources ] && xrdb $HOME/.Xresources
xsetroot -solid grey
(7)重启vncserver
修改配置文件后,运行如下命令结束掉之前产生的窗口:1
vncserver -kill :1
(8)重新启动:vncserver
(9)设置vps的远程端口到安全组,vnc默认端口是5900,启动了第一个桌面就是5901,所以至少把5901开放出来
(10)在本地电脑用vnc软件链接:IP:5901,输入上面设置的密码即可
(11)如果需要修改分辨率vi /etc/sysconfig/vncservers
找到这样的内容:”-geometry 800×600″,修改里面的数字即可,比如”1440×900″,生效需要重启vncserver
(12)安装中文支持
apt-get install language-pack-zh-han*
apt install $(check-language-support)
apt install fcitx-googlepinyin
(13)安装浏览器:apt install fire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