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媒体观察

  • 汽车统一定价策略下的营销空间

    大众新能源车的销售一改之前4S店进货再销售的模式,改为厂家直销,4S店挣服务费的方式,希望能统一定价,但又跟特斯拉直接建直营店的方式不一样,毕竟之前的销售网络还是要支持的,毕竟还主打卖油车。但是统一定价了,4S的营销空间又在哪里呢?如果只是大众或者合作厂这一级来做营销,给4S店导流,4S店就太被动了,毕竟4S店也不是按区域划定销售范围的,店跟店之间依然是竞争关系。

    为了获取更多的销量,4S店依然会拿出一些营销费用,一部分作为主动营销,一部分作为被动营销,当然,目前主动营销的部分没有体会到。并没有收到来自4S店的主动推荐,只看到厂家在朋友圈投放的一些广告。4S在新能源主动营销上能做的似乎不是很多,首先客户群体很小,每年北京也就是几万个指标,这些指标的信息非常分散,买车的刷的比较多的是汽车之家和易车这些网站,但这些网站现在玩的有点太重了,估计不是一般4S店能负担的起的,顶多是厂家投放一些广告。

    4S店主要还是靠上门以后的被动营销,但厂家统一了价格之后,能做的很少,但4S店终归最擅长的还是赠品这些策略,无非送点贴膜脚垫什么的,看上去就有几千块的空间,只要有一个店送,其他店就都要送,买车的随便一转就知道了,只去一家店就下定的客户估计很少。虽然厂家也会回访,但毕竟在这方面买家和4S店利益反而是一致的,成交了4S店才有钱赚,买家帮4S店隐瞒赠品信息也对自己有利。根本上还是4S店之间的竞争造成的。但目前不清楚厂家给4S店的服务分成是按什么模式,是否精细化到了像链家那样,把客户信息收集、带看/试驾、深度体验等当成细分的服务,而不是只把成交当成提取服务费的唯一依据。细分一定程度上能环境4S店通过变相降价来获取最终成交,但也给厂家整合这些销售资源带来更多的复杂度,同时,细分之后,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博弈困境,不排除一些4S店之间会形成一些同盟关系,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弱化厂家的服务费议价能力。

  • 如何做好一个汽车自媒体

    (1)找到一辆试驾车,号称是自己团队买的,当然,不排除确实有团队到了换车的时候,正好买下这辆车来做评测,但从成本角度考虑,如果需要做激烈驾驶的测试,顶多也是找一个愿意出力的车主,给一些损耗费,测试完了换换刹车和轮胎。

    (2)主机厂针对一个车型放出来的消息很少,保密做得还是挺好的,对仅有的一些信息,换着花样的陈述,应用各种话术,但归根结底是只有那么一点信息,其他的都是反复说,或者直接照抄别人的,最过分的是拿几张图就开始录音,做假视频。

    (3)很难找到一个深度交流的社区,汽车之家的车型群,能够发布即时消息,但大家聊不深,最多的时候抱怨一下厂家信息太少,配置不合理。

    (4)水木的新能源版是我能找到的唯一的比较干净的社区,但人气不好,似乎现在的人都丧失了共同交流的能力,即使自己看过了车也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 移动办公的发展是民宿的未来吗?

    在北京一次餐会上,某民营书业老板的司机问餐后去哪,老板说大兴吧。大家聊起他的多处房产,他笑称是居无定所,四海为家。这种财务自由型的财富型人士并不多得,但具有一定的专长,适合移动办公的人士却是不少。

    前阵子转过一篇来自海外的介绍移动办公模式的文章,称他所在的团队,有一半人员是分散在美国各州的,大家一年才可能见一次面,但丝毫不影响项目进展,反而通过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团队招募,可以将非常专门的技术人才聚合在一起。

    那么,尽管目前看不到中国有这样的丝毫基础,我还是希望目前火热的民宿业,需要充分考虑移动办公会带来的消费能力,而在规划设计之初就需要把他们的需求考虑进去,比如要有一定的共享办公区域,稳定而快速的互联网接入,适当的共享办公设备等。

    对于具有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但缺乏交通便利性或旅游规模较小,也或者淡季比较长且明显,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充分利用资源,扩大服务群体。

    当然,这也是我比较期望的一种生活,比如清明前后去信阳的茶山上喝上第一锅的毛尖,冬季躲进天山之北的木垒小镇。

  • 融媒体出版物《全民经典朗读》诞生记

    《全民经典朗读》已经出版有一阵子了,现在回顾一下,作为融媒体出版阵容中一个典型案例分享。

    首先,作为一个出版物,其内容价值是首要的,该书作为一个文学经典普及读物,选文是很慎重的,朗读者阵容也是空前绝后。这决定了,这本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具体情况请查阅书上的介绍。

    融媒体产品的定位是依据需求而来的,技术方案选择时也许还考虑过点读笔的方式,但一方面点读笔的音效非常差,同时又不支持视频,那么很显然就确定下来使用二维码这个方式。加上微信已经非常普及,微信的开发也相对成熟,那么通过微信结合H5的方式,可以同时解决内容授权和用户体验两个方面的核心需求。暂时没有启动app是因为app太重了,用户接受度更低,在没有用户基础的时候不宜过度投入,不仅给出版社造成负担,用户使用体验也并不好。

    内容授权采用的是很常见的方式,使用非序列化的随机码,一书一码,盛通印厂有方正的喷码机,在成本上可以接受,几万册的起印量让这种方式的使用毫无障碍。这个授权码直接喷在后勒口上,附上了使用说明,但后来证明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很多读者拿到书之后很不容易发现藏在这里的授权码,尽管在扫文章码时给出了提示,相比英语教材等将码(带涂层)直接贴在封底或包装上,还是太隐蔽了。授权的绑定通过手机号,每个授权码可以绑定三个手机号,事实上,这个数量是可以配置的。同时,考虑微信环境下,用户使用微信授权后可以快捷登录,在非微信环境下,用户需要用短信验证码登录。

    当用户扫码打开某一篇文章,实际上,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完整的H5的应用,全书的内容可以很方便的浏览,在设计上,考虑到以后的在线销售,做了文章级别的激活设置。

    接下来,真正作为融媒体核心体验的部分就是音视频内容的播放,我们根据使用场景做了一个区分,一种是听书,模仿喜马拉雅等FM的体验,可以连续整篇播放下来,一种是朗读(学习),这里更加强调视文对照、语音跟读,适合练习者有针对性的模仿训练。

    技术实现上,后台采用laravel,前端采用vue,从近一年来的发展来看,技术路线选择还是很理想的,laravel已经和vue结合了,vue也出现了支持小程序开发的框架。这为项目的进一步升级留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前,我们很怕项目推倒重来,现在看来,从技术上,不断地更新迭代是不可避免的,但目前技术的迭代是众创式的,很多的技术成果是开源的,产品本身的迭代是不断吸收这些优秀的成果。

    对于众多融媒体方案,我的判断是,出版社应该着力建立自己稳定的优质的内容资源编辑加工能力和管理能力,在此之上,主导融媒体产品的策划,技术实现上,传统的较大规模的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未必是理想的选择,基于github这种开放式开发架构的创新型小团队是更好地选择,出版社需要考虑如何与这样的团队建立广泛的联系,部分的参股建立紧密联系,在合作团队中也应用不断迭代的理念,哪些团队更新得好就更紧密的合作下去。对于那些擅长拿大项目的数字出版公司,在完成了出版社基础资源和技术平台建设之后,也需要考虑自身的转型问题了,否则,很有可能就会被出版社产品化发展所抛弃。

  • 今日头条之恶甚于百度

    接到同一家营销公司的电话,上次是推广百度的活动,这次是今日头条的业务,百度推广之流不乏莆田系医院那样的骗人东西,还有坑蒙不止的修空调,不胜枚举。而今日头条作为一个推送“新闻”的客户端,正在光明正大地改写新闻的定义,直接喊出以新闻的形式,为企业做推广。

    对我来说,一则没有多余钱去购买今日头条的新闻推广服务,二则目前的项目作为一个出版行业的服务型产品,在这个小圈子里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靠有实质内容的服务来获取用户的好感,而不是靠新闻来提升估值。这个套路不适合我们。

    百度卖了这么多年假广告没有倒,今日头条卖假新闻会倒吗?以我们老实人的逻辑已经无法理解了,但错的终究是错的,恶的终究是恶的。

  • 小艾的作品

    小艾是艾麦提江・艾则木自己告诉我们的昵称,方便汉族的朋友称呼,在我的印象里,小艾一直是爱玩的穷学生一枚,每次买东西都抠抠索索,呵呵。

    小艾拍了一部微电影,中文名字叫《死神》(观看),这部十五分钟多点的微电影只能上传到腾讯视频,在优酷那里几次都被消失,用我的帐号上传也是如此,小艾说,只要出现维语优酷都会如此处理。我在freex社区推荐的时候小艾一直强调,要说明是他一人完成,以免被喷,他对自己要求很高。而在我看来,无论拍摄的设备是什么档次,他的《死神》对我来说,最多的是情感上的触动,是一部会讲故事的好片子。

    sishen

     

  • 乾脆你來當我的出版經紀人?文/Zen大

    找上門的諮詢顧問工作中,偶爾會有一些求助者對我提議:「乾脆你來當我的出版經紀人?」「乾脆你來我們公司上班?」

    無論開出的條件是否優渥,通常我一概回絕了!

    不是我驕傲自大,也不是畫地自限,而是我很清楚自己想要走的人生道路!

    我不知道這些提議者,如果在自己的專業工作領域中,突然被一個完全外行的人給了一個類似的建議,會有甚麼樣的感受?

    說回出版經紀人,實際上台灣的出版產業太小,作者與出版社的互動也很便利,充其量只需要「介紹人」,引介作者與出版者雙方認識即可,並不需要專門的出版經紀人(雖然的確有少數暢銷作家擁有專屬經紀人,但是,不容諱言:也很少人的出版產值高到需要專門經紀人代為處理各項業務,更別說出版經紀人是另外一種專業)。

    其實,更多時候,當我聽到對方提出「那你來當我的經紀人好了?」的時候,已經知道對方真正的意圖了,這些人通常覺得我開價的顧問諮詢費用太高,但又希望被服務,於是想出了這樣一種變通的方法。

    或許對方覺得這是雙贏,在我看來卻只是不尊重。不尊重經紀人工作也不尊重我,單純只從自己的便利性出發做出的輕率判斷。

    我早已不是剛出社會的年輕菜鳥了,怎麼可能還會被「那你來當我的經紀人好了?」者種透過畫大餅的方式想節省合作費用的說法給矇騙了?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某些人其實具有相當的實力,小部分不肖惡質的雇主不願意花費相應的報酬聘用,便以各種各樣美夢大餅的方式騙取這些有才華年輕人的勞力與智慧。

    更別說,我還算熟知台灣的出版產業遊戲規則。當經紀人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就算你是下一個九把刀,我也沒有自信能把你捧紅,就更別說我對當經紀人阿完全沒興趣了!

    下次再聽到某人輕率地為了自己的方便,口頭敷衍的說著幾句讚美的話,便想不支應報酬而從你那裏撈到專業服務,甚至還要你的工作做出相當大的轉向時,不要懷疑,拒絕對方就對了!除非你剛好也對對方所建議的方向領域早有興趣,且具備投入奮力一搏的專業能力。

    順便也奉勸那些不想付費只想白拿的朋友,不要以畫大餅或承諾事後分紅的方式換取專業服務。知識有價,做多少事情就該拿出多少費用來支付,沒有你先幫我完成如果賺錢之後你再分紅的這種道理,成本竟然完全先由具備專業知識那一方的勞動者來支付,聘用方卻可以不支付分毫費用,最後還能等著分紅,怎麼說也說不過去吧?

    如果你也覺得那是穩賺不賠的事業,恐怕自己多賺一點都來不及了,哪裡會想多分別人一些?

    別再隨便給人建議人生道路了,特別是對方並沒有來問你,而你還有求於對方的時候。

    来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zen/post/1328053494

  • 三个值得推荐的视频托管网站

    一个好的视频托管服务网站应该包括视频转码、视频调用接口、自定义播放器、良好的CDN等,扫了一眼国内的服务,除了七牛有点起色,其他的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里只推荐三个国外的网站,目前还没有被限,可以谨慎采用。

    1. http://wistia.com/

    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个看得上眼的,很清新,文档和接口都比较全。

    wistia
    (更多…)

  • 数字化内容的组件式出版(二)

    上一篇仅仅是看到了一本书的诞生过程,而我们期待的新媒体应该有更多的精彩的形式,至少,任何一家视频分享网站都支持用一段简单的代码将他们的视频分发到别的网站甚至是其他应用中,那么为什么其他数字化内容不应该这么做呢?

    其实组件这东西在数字出版领域也不是新鲜东西了,比如flipboard干的就是这个事情,只不过它的内容源很丰富,相对于一个中国的出版社来说有点力不从心。flipboard_android
    (更多…)

  • 数字化内容的组件式出版(一)

    youpiaoyushi经历了若干年的传统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和出版流程的数字化之后,数字化内容的持续生产已经不是问题,那么接下来,依然要面对的是如何利用这些精细拆分并标引的数字化内容。一种方式是粗放式的重新打包做库,以B2B的方式,砸向付费者,但这往往是单向的,与互联网几乎毫无干系。那么要想实现互动,就必须对这些数字化内容进行重新组织,组织的单元如何定义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