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新闻:
污染十年为何难了? 武强县一化工厂遭村民围堵
图为村民向记者指明厂区围墙的临时排水孔。 中国环境报记者姚伊乐摄
“不要有污染的金钱,只要有尊严地活着。”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沧州市献县和泊头市11个村的村民将写着这些字样的纸板悬挂在简易凉棚上。
这排凉棚搭建在位于武强县的东北助剂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助剂)大门口,村民们日夜围堵于此,今天是第二十二天。
7月底的一场大雨,附近数个村庄的农田被淹,而被淹的1600余亩玉米,在10余天内迅速枯萎,基本绝收。附近村民与东北助剂累计10余年的矛盾就此暴发。
不过,村民此次围堵化工厂,并非索要赔偿,而是要求排污企业彻底停产、搬迁。“闻的是臭气,喝的是脏水,我们已经忍受了10多年了。”围堵在厂区门口的一位村民说。
2002年,东北助剂从沈阳搬迁到此落户。化工厂落户后,周围村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厂区里有两口500米的深水井,有两台6寸泵,其中一台24小时抽水。”一位村民说,“我们的灌溉井只有300米,抽水比以前费劲多了。”
而厂区附近的农田遇到的麻烦更多。“去年我小一亩地被化工厂排出的污水淹了,厂里赔了我1000元。”武安村村民聂福禄说。今年,被淹的农田其中有1000亩左右属于化工厂北部的小流屯村。
大雨导致化工厂厂区内积水。“为了排水,他们把围墙根凿了一个洞。”一位村民带着记者来到厂区东面围墙外。与洞口相连的浅水沟里的水呈灰白色,附近大片即将成熟的玉米已经完全枯死。而一条马路之隔的另一片玉米则郁郁葱葱。
为了证明水的毒性,当地村民将两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放入从浅水沟采来的水样中。不到50秒,两条小鱼就死亡了。而实际上水沟中的水已经被昨夜的大雨稀释过了。
“他们的垃圾一直乱扔。”熟悉情况的村民说,工厂雇用当地村民收集,挖深坑填埋。“原油状的垃圾已经填满了至少一个深坑。”而编织袋之类的垃圾在被媒体曝光后,前天晚上厂里的工作人员就地焚烧了。记者在现场看到,焚烧现场还在冒烟。
居住在距化工厂5公里左右的一位村民表示,他们从来不买厂区周围小流屯等几个村子所种的瓜果蔬菜。“枣子都是苦的,蔬菜大棚最近又被化工厂的污水给淹了。”
对当地居民来说,更难忍受的是时常来袭的阵阵恶臭。“都是类似动物腐烂的臭气,一般晚上比较严重。”武安庄村的一位村民说:“白天在附近干活,闻到那种味道就恶心、头疼、憋气。”
在记者试图进入厂区与企业相关人员核实情况时,献县小流屯村的村民代表王海华正好从工厂出来。“我代表村民刚刚与衡水市、武强县和献县3个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沟通过,他们表示工作人员要现场采样。”
然而,当记者表明身份,希望与环保局工作人员沟通并共同到现场采样时,却无一人站出来与记者沟通。
僵持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在当地村民的强烈要求下,终于有献县环境监测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表明身份,“我们主要配合当地环保部门进行联合采样。”这位工作人员并未透露更多的信息,他甚至不认识另外两个地区前来采样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当地镇长联系的。”
随后,记者跟随三地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按照村民代表的要求进行了采样。衡水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负责采样工作,对于其他问题,不做回应。
当记者再次试图与工厂负责人沟通时,工厂相关人员回应,主管负责人不在厂区,让记者与当地政府宣传部门联系。
“我们不要赔偿,不要钱。”守候在工厂门口的村民柳双九再次表示:“我们想要一个好的生存环境。”
对于此事的进展,本报将继续关注。中国环境报记者姚伊乐 童克难
来源: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3/09-06/5254615.shtml
——————————新闻转载结束————————
既然声明是小道消息,就请读者慎重考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博主就不负责了,只做个转述。
一开始听说这件事,有点悲喜交加的感觉,悲的是有亲戚在这个厂子工作,喜的是农民维权意识提高了,貌似记者也是从后者这个角度出发的。但随后听来的小道消息改变了我的这个直觉,消息说该村减产是因为气象因素,大片的农田因为雨水大被淹了,而并非直接由该厂污染导致。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一下自家的情况,春玉米和夏玉米都是先玉335,但春玉米大幅减产,夏玉米丰收了,老爸开始很以为是种子质量问题,理直气壮的去找种子销售商,我还帮忙查了种子质量鉴定的程序和规定,讨回了一点钱,但后来因为夏玉米丰收,老爸又觉得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也就不再追究了。
这个博弈的局如果只有两方,那只能这么博下去,貌似没有赢家,如果有情报部门能够主动搜集信息并汇总分析,给出评估报告或者环境污染报告,那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农业信息产业的市场还有待好好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