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内容挖掘工具在反腐方面的应用

但凡我们觉得讨厌的文风,自然有它独特的用词和结构,如此一来就完全可以纳入内容挖掘的范畴,并且用目前已有的技术进行分析,我突然有这么一个猜想:

首先已经有检察机构的同志们在致力于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的贪官信息库,由此我们反查他们曾经的讲话、文章,并进行分析,找出其特点,再把那些等待提拔的同志曾经的讲话、文章拿来分析(比如情感分析、具有假大空的那种性质的高频词等等),和咱们那些腐败官员的文风一比,大致也就可以算出一个此人腐败的几率了。

这比反剽窃的要求更高,希望技术进步得更快一些。也希望有兴趣的机构给些赞助,这是个看得到收益的好事儿。

真相在接近,当DV卖到了小镇的时候

本来想从信息失真说起,但手头没有教材,那么一大段的东西我可记不住。

中午吃饭回来,我老家,也就是清凉店的QQ群里,一位在镇上开电脑专卖店的初中校友发了个消息,推广他的淘宝店铺,里面赫然陈列着数款数码摄像机(DV),虽然基本是山寨品牌,但这无关紧要。

回到信息失真这个话题上,最有效的法律证据莫过于视频了,这东西作伪的成本最高。我想,当我们这个算上农村人口也才几万人的小镇如果能拥有5000部DV的销量,我这个校友的店可以兴隆一阵子,而最有意义的则是由这5000部DV所产生的信息威慑力也足以成为促进地区发展的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