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全部文章

  • 废纸回收要浇水

    小区里有几位老人是捡废纸专业户,有时候两个人同时发现,能跑起来去抢,抢不到还很生气,有时候外面下着雨,没穿上衣就跑出去抢。

    快递的箱子可以攒很多,老人们各自有自己的屯货的地方,除了抢,就是整理打包,把箱子拆开,整整齐齐的摞成一摞,有空的时候,就拿一个小刷子蘸着一盆水一张张的往上刷水。

    我们自己家也攒,最初去卖的时候就直接打捆卖了,卖不了多少钱,后来发现其他人弄去的纸箱子全是湿的,而且人家回收给的钱是一样的,我们也只好浇水了。

    这个事情有记者关注过,搜了一下,最近没有,估计是记者也懒得管了。这个局不好破,虽然浪费了水,路上运输加重了分量还会费油,但没办法,收废品的很难差异化定价,只能都按注满了水的纸来收,纸厂也不傻,都是按注水纸收。

    看纪录片说台湾的纸回收更到位,不知道台湾是不是也会注水再卖。

  • 备胎

    2020年新冠瘟疫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的北汽新能源的车胎被扎破了,轧上了一个铁片子,很大的一个口子,无法小补,只能换胎,当时所有的汽车维修厂都关了,好在救援拖车还工作,通过平安保险呼叫了一辆救援车,把车拖回来自己家的车位上。

    这车没有备胎,想继续开就要想办法找个备胎,于是闲鱼上搜北京本地的,终于找到一个轮胎合适,联系了卖家,需要和轮毂一起买,但买回来轮毂不合适,需要把胎取下了装回到原车的轮毂上,换胎又是个麻烦事儿,自己干不了,卖备胎的给指了一个地方,丽泽路上有一个小店,据说是专门服务出租车的,大概是这半拉城区唯一的一个可以换胎的地方。

    去了花了80搞定。

    后来买了四条新轮胎,全换成了新的。

  • 车管业务阻碍了新能源车的创新

    简述下大众ID6的购车上牌流程:意向金-》定金-》确认配置-》配置资源-》造车-》出库-》到店-》验车-》全款/贷款-》发票-》提车-》上保险-》上临牌-》正式牌照。

    这其中有几项是跟车管业务有关的,主要是发票、临牌和正式牌照。

    目前大众的发票是纸质发票,从长春寄过来,我相信厂家完全有能力开具电子发票,至少税务那边已经不存在障碍。那么车管所不能接受电子发票应该是厂家依然采用纸质发票的主因。如果车管所能接受电子发票,那么主机厂和买家就可以节省三天左右的时间。

    临牌,按说有发票、有保险,那么临时牌照应该就可以具备和正式牌照一样的通行权了,但是就北京来说,4S店能办理的是市内通行的临牌,要办跨区域的临牌要去车管所或者分所,当然,也提供了在线申请的渠道。但咨询12122之后确认,这个跨区是只出不进,尽管规定字面上没有这么写。如果临牌能具备同等通行资格,那么就车的使用价值来说,又提升了不少,对我来说,回一趟衡水,如果买了车还要租车,意味着又要增加一两千的费用。

  • 父亲的生日

    父亲生于1963年的六月二十四,雨节。那一年海河流域发生历史性特大洪水,爷爷说,8月初就开始下雨了,大水涨起来以后,村里的人都通过铁路转移到德州方向去了,奶奶临产行动不便,就固守在村里,爷爷每天围着院子周围堆起来的围堰不停的巡视,用土坯加高,把树枝插在围堰上做标记,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看是否又涨水了。后来等父亲生下来的时候,水位终于停止上涨了。爷爷将原本大爷爷信中给孩子起的“文”改为“稳”,于是父亲得名庆稳。

    这是我听爷爷讲的第一个故事。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大水的时候,我回到了衡水办婚礼,没有亲历,后来又下过一次大雨,从办公室回卢沟桥的家的时候也趟了半米多深的水,但好在并不很远。

    上周日北京又下了大雨,门头沟淹了,我去了成都,尽管路上因为下雨,飞机延误,但毕竟来回都安全到达。

    现在,河南的大雨给郑州一带造成极大的灾害,按量级,已经赶上1975年了,不知道跟63年海河的规模相比如何。当年的资料能看到的不多,现在的微博微信总体上还是有很多一手信息的,我没有转发多少,实在帮不上什么忙,只能衡水老家的亲戚们最好把车停在高处,别放在地下车库里。

  • 摩捷出行,突破了我对上线产品的界定标准

    先说一句,哪怕只给我一百万,也不能把这个app做这么垃圾。

    这是一个租了车找不到车的租车APP。

    从城市定位、车辆筛选到下单、找车,几乎没有一个步骤都可以称得上是不好用或者不可用,简直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一个团队能作出这种无法理喻的产品。

    (1)我的所在地是北京,目的地是成都,即时我把城市切换到成都,点一下Go就切换回北京,再切换回成都,搜索成都的地址,比如双流机场,搜不到,因为搜索的是北京的地点,这是什么样的脑回路。

    (2)既然不能搜索,那就拖动地图来定位,在双流机场附近找到有车辆可租,但选中车辆后,只显示车型、车牌号和剩余里程,不显示具体位置,以至于你都不知道能否找到这辆车,而实际上,也确实找不到。

    (3)当你选择的车辆不符合预期,比如不喜欢这个车型或者续航剩余太少,没有取消选择,点击其他区域,可以取消选择,但视角回到了初始界面,又要重新拖动定位到目标地点。

    (4)车辆筛选只有勾选车型这一种方式,而且修改了车型勾选之后无法确认到底有没有生效,甚至选两次以后一辆车都没有了,不知道如何撤销筛选。按说我选车最基本的几个指标应该很清晰的呈现出来,比如步行距离、车型、续航、停车位类型、停车位的具体位置和现场照片、租金标准、押金标准、停车费(需要自付,客服说如果费用太高可以退掉换一辆,开玩笑吗?)、最后一次保洁时间、车内是否有自助保洁套装等。当然,显示一下这辆车的评价记录也是必要的。

    (5)无论如何,用官方送的摩豆订了一辆车,反正不花钱,跟预算有关的暂时忽略,但接下来的问题真的就是怎么找到这辆车,订单提示只有一张车位照片,但问了停车场的管理员,他认为这不是自己这个停车场的车位,接下来就无从寻找了。后来找了现场的支持人员(我参加的是一汽大众在成都组织的新车首发仪式,有摩捷体验),建议是取消这个订单,由他们给找一辆能确定位置的车。取消容易,再找就要靠支持人员的脑力了,有个人突然想起有一辆电量还比较多的高配宝来,于是寻到这辆车,接下来竟然不是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来订这辆车,而是回到app再次翻查这个车牌,甚至不能搜索这个车牌,好在很快找到了。

    (6)据说后来支持人员改进了找车的流程,他们把所有车辆下线,然后现场分配车辆的时候,确认一辆,上线一辆,帮客户抢单一辆。一个字,服。

    (7)提车的时候,按说应该拍照,记录一下车的外观,标准的做法是按车险一样,拍车的各标准角度照片和局部损伤照片,优化一点的话,应该主动标明目前的损伤,由用户确认即可,不用二次拍摄,毕竟停车条件有限,不一定能拍到标准角度的全方位照片。但是拍照没有引导,随意拍或者跳过都行。

    (8)手机连接车辆蓝牙的时候会连不上,需要退出app重新登录。手机操作车辆的时候都要通过远程服务器,信号不好的话就完蛋了,要么无法取车,要么无法还车,没有建立手机和车辆之间端到端的授信通道。

    (9)进到车里之后,有烟味,方向盘和档杆很脏,拿酒精湿巾擦了好几遍,都是黑黑的。考虑到自助租车这种形式很难做到每客保洁,但应该通过预约保洁、利用车内预存的保洁套装自助保洁等方式改善。车内应该安装烟雾探测器,车辆应该标注是否允许吸烟。

    (10)还车的时候除了一般评价和外观拍照以外,也应该提供自助保洁的选择,主动整理保洁车辆的可以给优惠券或者直接抵扣一些车费,当然,可以等下一个客户接车评价后落实。

    可以学习的挺多的,可为什么不学呢?

    买车我选择了一汽大众的ID6 CROZZ,车是辆好车,尽管据说服务端经常无法连接,但我认为这个能够改善。

  • 轻松的感觉

    为了谋求发展,已经两次转回国营单位的机会,尽管两次都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学历太低而被拒。在审查的等待期里,尽管有着对新的起点的期待,也有伴随而来的一种紧张,似乎要给自己套上一种枷锁,让我不再那么自由,或者是一种面具,需要更多的伪装。

    这种感觉严重的时候竟然能够导致我睡眠不佳,夜半醒来几乎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曾有朋友二人高歌狂舞,而我倒在沙发上酣睡不醒,最终薰染得他们也去乖乖睡了。

    退却下来,又要找一点新的安慰,于是打开kindle,重读起了胡适,发现跟以前读的感觉不一样了,以前没有想过那么多旧的东西,现在倒是经历过一些了,读起来,就有了一些感受。相比起来,胡适依然是新的,至少放在现在还不过时,甚至,现在都不太可能有人这么说话了,连于老师都躲到五台山去了,尽管偶尔憋不住还是会学起以前某位假借保姆名义发言的人那样,用狗狗阿武的名义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

  • 汽车统一定价策略下的营销空间

    大众新能源车的销售一改之前4S店进货再销售的模式,改为厂家直销,4S店挣服务费的方式,希望能统一定价,但又跟特斯拉直接建直营店的方式不一样,毕竟之前的销售网络还是要支持的,毕竟还主打卖油车。但是统一定价了,4S的营销空间又在哪里呢?如果只是大众或者合作厂这一级来做营销,给4S店导流,4S店就太被动了,毕竟4S店也不是按区域划定销售范围的,店跟店之间依然是竞争关系。

    为了获取更多的销量,4S店依然会拿出一些营销费用,一部分作为主动营销,一部分作为被动营销,当然,目前主动营销的部分没有体会到。并没有收到来自4S店的主动推荐,只看到厂家在朋友圈投放的一些广告。4S在新能源主动营销上能做的似乎不是很多,首先客户群体很小,每年北京也就是几万个指标,这些指标的信息非常分散,买车的刷的比较多的是汽车之家和易车这些网站,但这些网站现在玩的有点太重了,估计不是一般4S店能负担的起的,顶多是厂家投放一些广告。

    4S店主要还是靠上门以后的被动营销,但厂家统一了价格之后,能做的很少,但4S店终归最擅长的还是赠品这些策略,无非送点贴膜脚垫什么的,看上去就有几千块的空间,只要有一个店送,其他店就都要送,买车的随便一转就知道了,只去一家店就下定的客户估计很少。虽然厂家也会回访,但毕竟在这方面买家和4S店利益反而是一致的,成交了4S店才有钱赚,买家帮4S店隐瞒赠品信息也对自己有利。根本上还是4S店之间的竞争造成的。但目前不清楚厂家给4S店的服务分成是按什么模式,是否精细化到了像链家那样,把客户信息收集、带看/试驾、深度体验等当成细分的服务,而不是只把成交当成提取服务费的唯一依据。细分一定程度上能环境4S店通过变相降价来获取最终成交,但也给厂家整合这些销售资源带来更多的复杂度,同时,细分之后,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博弈困境,不排除一些4S店之间会形成一些同盟关系,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弱化厂家的服务费议价能力。

  • 如何做好一个汽车自媒体

    (1)找到一辆试驾车,号称是自己团队买的,当然,不排除确实有团队到了换车的时候,正好买下这辆车来做评测,但从成本角度考虑,如果需要做激烈驾驶的测试,顶多也是找一个愿意出力的车主,给一些损耗费,测试完了换换刹车和轮胎。

    (2)主机厂针对一个车型放出来的消息很少,保密做得还是挺好的,对仅有的一些信息,换着花样的陈述,应用各种话术,但归根结底是只有那么一点信息,其他的都是反复说,或者直接照抄别人的,最过分的是拿几张图就开始录音,做假视频。

    (3)很难找到一个深度交流的社区,汽车之家的车型群,能够发布即时消息,但大家聊不深,最多的时候抱怨一下厂家信息太少,配置不合理。

    (4)水木的新能源版是我能找到的唯一的比较干净的社区,但人气不好,似乎现在的人都丧失了共同交流的能力,即使自己看过了车也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 今天连必应都变慢了

    半天都打不开,即使是直接访问cn.bing.com也不行。

  • 一汽大众ID.6 CROZZ将于7月初上市

    上汽大众的ID.6 X原定6月12日上市,推迟到6月17日,一汽大众的ID.6 CROZZ原定6月23日(至少放出来的消息都这么说,官方没说),现在最新的消息是7月初,有说法是7月4日前。

    但是即使发布了价格,什么时候能交车还是个问题,买房是期房,买车是期车,都是卖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