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下一代前端开发工作站

目前初步计划采用macbook air m4(32G内存,1T硬盘)+40寸(5120*2160)显示器,替代目前的imac27寸(2015)。

主机方面,一个macbook air即可移动办公,又可以外接超大屏来长时间工作,而目前的imac+macbookpro造成需要维护两个开发环境,其中macbookpro利用率比较低,很浪费。

以mac的硬件和系统更新频率来看,性价比比较高的方案是用好前五年,硬件在前五年可以随时更新最新的操作系统,后五年则只能锁定老系统运行。

我的imac2015是2018年五折买入,至今已经用了7年,消耗的是生命周期后半截。这其中,前一半时间是以办公室工作为主,回家后基本不干活,后半截是居家办公,七年中一直是主力机。

新方案中的显示器纠结了比较久,一度计划选择57寸超宽5k屏(5120*1440),后来考虑开发的话,尽管超宽屏字体大一些,但太宽了,窗口全部横向排列,似乎不是很好的选择,而40寸(5120*2160)显示器相对集中,窗口即可横向排列,也可以纵向切分,更适合多窗口开发场景。


以上是我的初稿,以下是grok整理后的版本


我计划升级我的工作站,用 MacBook Air M4(32GB 内存,1TB 硬盘)搭配一台 40 英寸(5120×2160)显示器,替换现有的 2015 年款 27 英寸 iMac。

主机选择

MacBook Air M4 兼顾移动办公和外接大屏长时间工作的需求。相比之下,目前的 iMac 和 MacBook Pro 组合需要维护两套开发环境,而 MacBook Pro 的使用率较低,显得有些浪费。新方案以一台 MacBook Air 为核心,既高效又简化了维护。

硬件生命周期

根据 Mac 的硬件和系统更新频率,前五年是性能和系统更新的黄金期,可流畅运行最新 macOS;后五年则可能因硬件限制只能使用较老的系统。因此,性价比最高的策略是用好前五年的性能。我的 2015 年款 iMac 是 2018 年以五折价格购入,至今已使用 7 年,处于生命周期的后半段。前三年主要用于办公室工作,回家后几乎不使用;后四年转为居家办公,一直作为主力设备。

显示器选择

在显示器选择上,我曾考虑一台 57 英寸超宽 5K 屏(5120×1440)。超宽屏字体更大,但窗口全部横向排列,对开发场景不太友好。经过比较,我选择了 40 英寸(5120×2160)显示器。这种尺寸和分辨率更适合多窗口开发,既支持横向排列窗口,也方便纵向切分,视觉焦点更集中,提升工作效率。总结
新工作站以 MacBook Air M4 和 40 英寸 5K 显示器为核心,兼顾性能、便携性和开发效率,取代老旧的 iMac,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为mac选择外接屏幕最关键的因素是hidpi模型下支持的分辨率

虽然颜色很重要,但如果是mac的话,最重要的是在hidpi模式下的分辨率,这个分辨率是按人眼设定的,而不是屏幕本身的物理分辨率,因为物理分辨率有很大可能看上去数字很大,但因为屏幕小,那么高的分辨率下字太小,没法用,但当成倍缩放时,可视分辨率成倍减小,原来看上去很高的分辨率也就很低了,比如某米笔记本就这么干,不知道最新的型号是怎么样,几年前遇到过,果断退货了。

想知道某个屏幕在hidpi模式下的分辨率到底是多少不太容易,因为几乎所有显示器都不在官方信息中提供,比较推荐的渠道是https://github.com/waydabber/BetterDisplay/discussions/2626,这个专门致力于提供mac适配方案的软件上能提供一些信息。

退一步来说,其实也不一定要追求hidpi,我试了一下用macbook pro 2018外接微星msi pro mp341c,在3440×1440分辨率下,尽管和mac上的显示相比,字体的像素明显,但也不至于不能看,如果两个屏同时用的话,代码放在外接屏上,画面放在mac上来,似乎也是个不错的省钱方案。

宛平城第三轮博物馆之城计划会成功吗?

昨天晚上散步,顺便把宛平城里街两边的店拍了照,发到了小红书上,算是立此存照,号称的博物馆之城,沿街大部分都是饭店,名字叫博物馆的只有文房四宝博物馆和中医药博物馆,之前的奇石好像都没有找到。

尽管我对这个新的计划依然不看好,但如果有机会,我倒是可以拿林一苇放到我这里的一箱子战斗机邮票做个博物馆,再搞上一屋子3D打印机,作个战斗机打印农场。再弄一些无刷电机,做做垂直涵道发动机。

可惜,不想搞事情了,如果能维持生活,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收缩,精力有限。

遇到了微信小程序的视频资质问题

这一直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微信小程序不止小程序,就连放个正文也容易被识别成小说啥的,需要提供互联网出版资质,当然,这不是腾讯自己的问题,但作为一个平台,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还是可以指责的,何况小程序每年还要收300元的巨额认证费。

而对于一个独立数字出版人来说,尽管有自己的公司,但几乎任何资质都不可能办理下来,也不太可能在搞好自己的技术研发的同时,去兼顾这么多额外的事务。

于是,我只好决定把微信小程序蜷缩为一个搜索入口,其他功能都迁移到H5中。如此一来,也就不再纠结那些在微信小程序因为兼容问题不好做的功能,可以在H5里面堂堂正正做人。

去医院挂专家号还是普通号?

首先看是什么病?如果用默沙东诊疗手册都可以自己判断个差不多的,想必就不用去挂专家号了,去医院主要是为了用检查手段,再让医生确认下。

其实很多医院的专家号和普通号是一波医生在出诊,给医生轮流出专家号是为了提高诊费收入,让医生轮流出普通号是为了照顾普通患者,其实接诊普通号的大夫并不差,改天他/她就去出专家号了。

如果不是特别特殊的病,完全不必去挂专家号,除非你确信只有这个专家才能看,这样的情况并不多,反而是很多有钱有闲的人,一个不要紧的病,把圈子里的专家看一遍,还要去河南去看某个神医,这才是真正的医疗资源浪费。

明基M209扫描仪驱动和软件安装

网上找一下M209的驱动安装包,貌似官网已经搜不到了,这是老产品,我是从太平洋下载的,压缩包里面是个iso文件,另外安装了一个virtual clone drive来解压这个iso。

驱动安装以后,系统菜单中的路径有可能是错误的,可以直接去c盘下面找一下安装目录,确认下路径,并把这个路径更新到快捷菜单中。

驱动包里是实际上有一个扫描软件PanelV2.0,只是这个官方的软件并不好用,连幅面都无法修改,默认是A3,跟机器一样。

所以,另外装了一个NAPS2,也是grok推荐给我的。安装的时候提示需要.net4.6.2,如有问题可以看上一篇博客。

windows7安装.net framework 4.6.2 时间戳签名或证书无法验证

在微软官网下载了4.6.2的离线安装包,安装时报错,这是因为win7上没有sha2验证,通过安装系统更新的方式有点麻烦了,于是问了下grok,它给出一个办法,绕过验证,于是,在点开离线安装包以后,c盘下就有了一个临时文件夹,把它复制一份,存到别的位置,在里面找到netfx_Full_x64.msi(64 位系统)或 netfx_Full_x86.msi(32 位系统),双击运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