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仅就我近期租房经历中所看所想而谈,因为工作尚未确定,希望找一个方位较好的地方,最后基本确定在三环东北角这一带,比如西坝河和太阳宫。
在网上查找房屋信息是第一步要做的,但是看了几次房子以后就发现,不管是搜房网还是赶集网,已经发布的房屋信息要么过时,要么没有真实照片,而在和中介的经理搞熟了以后他也承认这个情况,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一下,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更多…)
要不要买房这件事上,我真的跟党中央想到一起去了,或者说党中央想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昨天夜里做梦,梦见数月以来约见美女数位,每每坚定地说出:“我不买房”,都会让其伤心流泪,要是帅哥有房多好啊!
不知不觉间,2011已经晃过去十来天了,近一点说,一辈子几万天里面的三四天已经消逝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的会场上。同行的编辑同事说,迷茫,越看越迷茫。我是第一次来,对我来说,还算是开眼界的经历。按照职业素养理论,出版的编辑还是不错的,至少能让人比较容易的分辨出来谁是同行。
回到正题,北京的气候咱习惯,北京的房价看着顺眼,以万为单位真是让人顿生豪迈。
不过望着房价迷茫倒不如潇洒一点,做一点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儿。革命已经成功过了,咱学不了毛润之当年领导农民抢地主家粮食的豪举,正如咱今天不能带领无房者去抢房地产商家的房产。
不买房不等于不住房,如果政府能一视同仁,给咱也来一套45平米,月租77元的房子,哪怕在物价较北京低的武汉,我也是能接受的。也希望如果有这样的房子,能够通过比较简便的手续取得。
850涨到950,大约12%。 感谢天朝!
最近帮朋友找一个写字楼,最后找的是商住楼,大概谈下这个过程:
开始是在网上一顿乱搜,发现搜房网等网站上的一个特点,其一,几乎所有房源都是中介发布的,其二,房源信息要看最初发布时间,因为程序设置了自动更新,按发布时间排序是不准的,打电话过去可能房子早就出手了,其三,谷歌生活覆盖的房源信息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基本可以保证是首发,转载的小站入不了,但也还是要看看别的地方,其四,武汉的房屋中介对于办公房收取的中介费较高,差不多是一个月房租的一半,另外一般不收看房费的。
后来因为要查物业费,才想到去查物业公司的电话,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般写字楼有房出租的话会首先到物业那里登记,物业免费或者收取少量定额费用,比找中介划算。
另外一个房源从发布到成交一般在3~7天左右。
考研自习的去处无非两个:一个是图书馆阅览室或者教室,一个是自己的出租屋,前者太挤,后者条件太差,也没氛围。
尤其对于往届和外校学生,以上尚不很理想的条件也都不具备了,那么每年考到武汉大学的几千名往届和外校学生怎么自习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