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0 年 4 月

  • 儿童流行歌曲推广方案一例

    孩子那么多,为什么大街上不能放一放儿童的流行歌曲呢?即使不上升到人权的高度,占了四分之一人口的孩子们总也要有一份自己的时空吧。

    孩子们也要有自己的流行歌曲的,所谓流行,真的就得让那些街头巷尾的小店拿来作为店歌去放,不然怎么算是流行呢?

    这个目标难不难实现呢?应该也不难:

    1. 找一个真的很不错的原创儿童歌曲,而且很具有流行元素,比如节奏、配器、画面;

    2. 选择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广州、深圳六个城市同时开唱(暗合六一),地点选择当地步行街的天桥,找一些大学生一本正经的每天唱半个小时,可以一直坚持一个月;

    3. 上述的活动肯定会有媒体采访,第一轮不急着表白,继续唱,第二轮告诉他歌词,继续唱,第三轮看火候,这时候关注的人应该就上百万了,可以让儿童流行歌曲的专辑上市了,街头的宣唱持续到上市后一周以上。

  • 豆瓣电台播放器界面改进一例-关于“喜欢”

    依我个人的感觉,喜欢一首歌的判断往往是在这首歌听完之后才得出的,对一首好的歌,怎么忍心老想着去给他个什么评价呢?

    当你回味它的时候“喜欢”的对象已经是下一首歌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另外一点就是,一首歌播放十秒二十秒的时候就判断“喜欢”吗?讨厌可以,“喜欢”有点难吧。

    豆瓣可以统计一下点“喜欢”的时间点,看看是否应该改一下“喜欢”,使之在每首歌前20秒评价上一首歌。

  • 让孩子听一下“复杂”的音乐

    我们的儿童编辑胡老师给我推荐了一组儿童歌曲,她尤其喜欢其中有关贝多芬外婆的一段,观看请点这里。她的四五岁的小女儿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标题是意大利经典儿歌,既然是欧洲经典,应该也是传唱了几百年了,之前的形式应该是舞台剧,这在欧洲是主流,其音乐的表现力很强。而从小孩子一方面,我们不能一味的从错误的认知理论入手,认为他无法接受复杂的东西。认知是由浅入深的,但要给他足够的线索,举个极端的例子,我们把孩子放在一个六面白墙的摄影棚,然后给他我们认为他能认知的东西,这样出来绝对是个傻子。

    所以,教儿歌,像亲子阅读一样,早期最好是爸爸妈妈教,后期看看这种剧场表演,现在有了动画也是不错的普及,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所在幼儿园组织家庭表演一定不要错过。你自己喜欢听的再拿给孩子吧。

  • 名校周边备研生存手册之武汉大学篇2011版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新的武汉大学由原来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组建。分称为文理学部(1区)、工学部(2区)、信息学部(3区)和医学部(4区)。

    温馨提醒:武汉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天非常炎热,往往持续一月最高温在40度左右,冬天平均温度在0度左右(别看是在0度,可是武汉冬天不供暖的)。作家池莉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形容:武汉是一块水深火热之地。就我所到过的城市看,我认为气候的恶劣仅次于西藏。冬天酷冷,夏天酷热。冷是漫长的阴冷,热是漫长的湿热。所以同学们,尤其是北方的同学去这里备研,要准备好吃点天气的苦了。

    自习地

    武大的自习教室比较难找,因为扩招,本校学生都有因为抢自习座位而在图书馆大门被挤倒的,而且武大曾经开放食堂供学生晚自习用,所以外地学生要在学校找到安静读书的地很不容易,要学会打游击。樱顶的老图书馆和老外语学院都挺安静的,还算不错,很多考研的前辈拥挤在那里奋战。武大对外来考研学生还是比较宽容的,其他各个教学楼的自习室都可以去。但就教五有空调,所以平时的人很多,期末还都安排有考试,不安静。教四还可以,教室还不算太破。但快入冬了,其他的教室都冷得要命。2010年4月份,一群考研的考友筹建了一个考研自习室,放在武汉大学对门的樱花大厦,每个人出钱不多就能有一个很不错的学习环境,跨校或者往届的同学可以考虑。 (更多…)

  • 眼须高手须低,中小出版社数字出版专员生存法则

    首先声明这是一篇以偏概全的日志,我只谈我的想象。

    网络管理员也罢,数字出版专员也罢,数字出版编辑也好,在中小型出版社里大概只能有且只有这么一个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杂事,修一修电脑,杀一杀病毒,幸运的赶上买个新的管理软件让你玩玩。积极一点的,弄个网站挂着,每天瞅着那几十个IP晃来晃去,寻求一点安慰。或者再顺带做一点电子文件存档管理的活儿。这就是我们的数字出版事业吗?

    是,也不是。

    说它是,那是因为对于一个中小型企业来讲,基本的信息化是必要的,高级的数字技术是享用不起的,力所能及是最好的选择。说它不是,那是因为如果以网络管理员的身份去参加数字出版会议会感到连一个名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说法,小企业有小企业的做法。至少在这样一个直到2009年还把点读笔视作新奇产品的出版社,你能期望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数字出版项目呢?

    做,没资源,不做,有压力。

    相信目前在这样的中小型出版社工作的数字出版专员大都是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满怀一腔热血,身背成家立业之大任,不拼怎么行。

    所以,我的总结是:“眼须高,手须低”,这是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出版专员的生存法则。

    眼须高,多逛一逛所谓最核心的圈子,比如epuber.cn,好歹混个脸熟;

    手须低,找几个手头能做的,对其他同事有帮助的事情,比如整理下文件,优化一下网站,做一做产品的电子目录,摸一摸同行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方向,查一查网上盗版的情况,领导问起来,每次都能给他一个新鲜一点的答案,那就算成功了。

  • 跨校报考武汉大学研究生应该如何准备

    近来武汉大学BBS珞珈山水在热议一个话题,为什么外校来读研的学生那么多。

    这反映了两个事实,一个是武大的学生很多考到更好的学校去了,比如美国、英国的NB大学,一个是武大对外校学生仍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外校的同学通过努力考上武大研究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是相对来讲,跨校考研从信息获取上有很大的障碍,这造成很多同学盲目备考,直到最后一个月来到武汉才发现很多情况都估计错了。

    那么,跨校报考武汉大学研究生应该如何做准备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更多…)

  • 妻子决定你未来的事业高度

    一个男人的品位在于选择妻子,选择了什么样的妻子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也就决定了你将来的事业成就。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男人何尝不是,写《菜根谭》的洪应明就说过 “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浓妖不及淡久,婚姻也是这样。大文豪莎士比亚一生写下了众多精彩的戏剧,但是他的婚姻观却没有任何浪漫色彩。因为他明悉婚姻道路的艰难,更了解生活会耗损爱情。

    人活这一辈子,究竟有什么是我们必须要的?真正需要的就是良好的心态和闲适的心情。只有家庭和睦,心态健康的人,才具备闲适的条件。比如娶一个好女人,就能赋予一个男人闲适的心情,更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更多…)

  • 如何选择户外练习太极拳场地

    1. 阳光充足

    在阳光下运动有许多好处,阳光的紫外线能够杀菌,皮夫受到阳光照射以后,皮夫内的某种物质会变成丁种微生素,补尝体内丁种微生素的不足,而这种微生素对坚强人体骨骼,巩固牙齿等有重要作用。为避免强烈地阳光刺激皮夫而产生副作用,在上午阳关斜射时练习较好。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可借树荫等透入光线的地方练习为宜。

    2. 空气新鲜

    空气越新鲜越好,因为练拳时,一定要结合呼吸,而且呼吸量也一定要增大(较平时增大约3—5倍),空气越新鲜,其中氧气就越多,杂质就越少,不仅可以达到“吸气养神”的目的,而且也有利于肺脏的健康;相反的,空气污浊,其中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中贻害非浅。如空气极为恶劣,宁可不运动也不能勉强从事。

    3. 地面平坦宽敞

    地面以平坦宽敞为宜,(平坦更重要一些),因为练习太极拳两脚站立要分虚实。实着地的一足要平放在地面上才能立稳。倘地面不平固然也可练习,不过多少要受到影响。6平米左右就够用了,如再小些也可以。

    4. 环境幽静

    环境幽静对练太极拳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练太极拳不仅是身体的运动,而且还是精神的修养。练拳时要求“心静”,也就是思想要集中,尽可能的少接受外来的刺激。环境幽静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初学者最易受外界事物的引诱。假如车来车往,声音杂乱,则使耳目眩惑,心神动荡,势必难以“入静”。

    总之在上述条件中,以空气及环境的条件为最重要。在许多城市的太极拳爱好者大都喜欢在公园里练拳。正是因为这些环境适合锻练的缘故。

  • 武汉大学考研自习室合租方便了往届和外校学生

    考研自习的去处无非两个:一个是图书馆阅览室或者教室,一个是自己的出租屋,前者太挤,后者条件太差,也没氛围。

    尤其对于往届和外校学生,以上尚不很理想的条件也都不具备了,那么每年考到武汉大学的几千名往届和外校学生怎么自习呢? (更多…)

  • 儿童书店多关注 慎下手

    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是一种大的趋势,总体来讲大家这些年赚钱赚腻了,看到身边的孩子长大有点不像样子了,加上逐步认识到目前的儿童培训机构,包括一些儿童阅读竞赛类培训的弊端,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倾向于接受一些较为开放式的,回归孩子为本的育养方式。

    儒家观点认为优秀的人才应该是文武兼备,那么武可以学一学太极,文就最好是读书了。对于儿童阅读,目前主要是两个大类,一个是中国传统经典,一个是国外引进的绘本。

    读经已经倡导了许多年,但推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参加读经活动较为方便的仅仅是一些大型中心城市,比如上海、北京等。其中一部分是营利性组织,另一些是公益组织,比如上海的华夏儿童网 ,公益组织主要通过与地方图书馆合作来获得场地,经费则来自志愿者的募捐。

    而绘本阅读,同样也是两种组织,目前已知的儿童书吧是日本品牌的蒲蒲兰,在国内已经有十几家书店,公益组织则如小书房。儿童和家长都比较容易接受绘本的内容和阅读方式而难以接受其高定价,很多人想开儿童书吧或儿童书店也是看到这两者之间的落差。

    专门的儿童阅读区按分布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一种是分散式。集中式如大型书城的儿童区、省市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室等,由于交通问题,只有周末两天有一定的人流量,一种是分散式,如深圳的农家书屋或社区图书馆。个人认为蒲蒲兰绘本书店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品牌价值的推广上,类似于体验店,所以短期内不太可能大范围推广。

    当然,说到底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需求真的有那么大吗?正如宝宝树所做的调查:

    孩子身上每月花费明细
    孩子身上每月花费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