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前计划去看看自己的上过的小学,拍几张照片,结果老家下雪,没去;
2. 村里的桥被挂“危桥”牌很久了,应该拍照留念的,而且,我不清楚如果在这个桥上出了事故是找镇政府赔,还是找县公路局;
3. 户口的事情选择了一个目前最省事的办法,落回老家,但是可爱的民警同志说要户口簿就交70块钱,没有收据,这是辛集的标准,这里有咱清凉店的地址,可惜电话是空的;
4. 多次谈到照相的事,有一个甚为遗憾,自己买了好几个相机,却一直每没父母好好照一次,至少一年一张吧,下次回家一定落实。
没失踪,失踪了就好办了,直接挂失,重新刻一个登记就行了。
近年,镇政府多了这样一个官差,叫做“管片”,就是把镇上所辖的若干行政村划分为数片区,每片区分配一名管片干部,跟北京的片警似地,这没什么,兴许是个好举措,多多地联系群众嘛。
有一个管片干部同志突发奇想,其管下几个村的村委会公章就装满了他的抽屉,其实按照规定呢,公章应该是各村的账务(会计)持有。那这公章拿到手有什么好处呢?还是说回来,联系群众啊!
一个村里,几百号人,婚丧嫁娶,升学就业,一个小小的公章倒是必不可少的,如此凡事都找管片干部盖章,倒是真的联系群众了。
当然,不止对下联系了群众,政府近年来对农民厚爱有加,经常赏赐点钱物,有了这公章,对上一联系,这钱物自然有了着落,其中奥妙自不必言明。
不过对于本应该持有公章的人,有个建议,一定要及时弄个字据,写明咱们的管片干部拿走公章的时间以及是否继续持有,不然查起帐来恐怕难脱干系,弄不好办个渎职哦。
————————-下期预告———————
农家书屋开在了哪里?
明天回家啦,其实早有预谋,我应该是第一个放假回家的喽,一则确实累了,二则后面几天意义不大,三则真的希望早点回家,多陪陪亲人。
探亲假和年假似乎只是条文上的东西,而咱们国人关于条文上关于权利的部分大多不甚关心,因为落实起来真的很难,我就不信这个邪,7月底请了五天假回家,这次大概又是五天的假吧,不过还是没有休满我的规定上的假期。
正像共识网上关于民国宪政的记述文章,炒得火热以及条文上的东西跟现实是有极大差距的,我们的福利不是条文上一年10天的探亲假而忙碌一年而不得,最后只以千把块钱补贴之,这还算好的,不过咱们的休假权就这么不值钱吗?想一想一辈子工作这三四十年,一年补一千,最多换来几万元而已,代价是365天不间断的工作,相当不划算哦。
所以,我曾经在提意见时希望行政人事部对休假的执行加以更明确的说明,比如年初让员工填报休假计划,统筹安排,就不至于想休假了说工作忙而不批准。
现在回家,还可以梳理一下这阵子玩ERP的经验,也许可以更好的面对虎年的工作。
www.12306.cn的余票信息(车站的输入框请直接写站名,下拉是空的,另外最好用IE,别的浏览器不保险)准不准不清楚,至少我查了还有硬座就去买了,六七八号几天到衡水都有座票呢,所以不要抱怨,相信D,相信这里,其实买张火车票很容易。
川妹子也去买了,只是去成都和重庆的都没有了,只好买了站票,这也是现实,我的建议是想办法提前上车,抢占车门的空位,铺个破棉絮躺下也好得多。
年纪轻轻的,实在没必要搞卧铺,尤其是你猜想这些票都进了黄牛的手中,那就更不应该去找那个渠道了,能回家就行。
收到国网数据电话通知,在他们那里注册的两个域名tongu.com.cn和infolit.cn是从商务中国那里拿的,而这个万恶的商务中国正式疯狂推进cn域名实名制的混蛋。
第一个域名当时是想做“同游”之类的旅游项目的,infolit.cn是几年前在上大学时成了的一个学术社团(武汉大学信息素养协会)的,商务中国以及某些组织的丑陋行径让我非常愤慨,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在这里发发牢骚而已,前一个域名放弃了可以,只是损失几百块钱,后一个域名至今仍然在为这个社团服务,如果被注销相当于抹去了一个社团几代人的历史。
想起那个不说话的故事,可是,说话又能怎样呢?
主要用户:教师、教研员
1. 既然要交互当然要让关键人物都上来亲自操作,那么用户就是教师和教研员;
2. 用户资料的工作单位就是他们的学校和教科所,同时,这些单位相应的创建群组;
3. 日志更改为文章,用户可以直接发布;
4. 设特殊用户组如一审编辑,管理普通用户发布的文章;
5. 用户发布文章时以所填标签为划分栏目依据,所以改造下界面,在标签框旁边增加一些常用标签待选;
6. 把热闹改造为“项目”,用作会议组织、教研竞赛、专题研究等;
7. 增加一些最新文章、热门标签之类的链接作为导航;
8. 把群组改为“单位”,用户习惯问题,更易于理解,同时相应的改一下群组分类;
9. 修改活动分类:会议、竞赛、研讨之类;
10. 最后再改界面样式,怎么习惯怎么来。
有这十招,基本上就是一个新架构、老外观的交互型教研平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