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和双子的恋爱

先看恋爱:

由ROSTCM6生成的共现语义图来看:

  1. 技巧竟然比爱情与恋爱的关系更近;
  2. 恋爱需要的气质有自信、成熟、美丽、自由;
  3. 恋爱的主角是:女生、女孩、女性、网友、花花女、学生、公主、女人;
  4. 恋爱的消费方式:电影;
  5. 情感、技巧、心理关系密切。

接下来看射手和双子:

  1. 射手和双子的共同特点是:热情、自由;
  2. 知识对于射手和双子关系的长久有重要作用;
  3. 射手和双子的爱情很美好,而且不缺少理智;
  4. 天涯和西祠胡同是射手和双子的重要交流阵地;
  5. 射手和双子联系密切而简单,让他们纠结的不多,两大分支分别指向爱情和模仿,这都是在一起幸福一辈子的基础。

再来看我的情绪:

孟繁永:
积极情绪: 50条 50.00%
中性情绪: 44条 44.00%
消极情绪: 6条 6.00%
其中,积极情绪分段统计结果如下:
一般(0—10): 36条 36.00%
中度(10—20): 14条 14.00%
高度(20以上): 0条 0.00%
其中,消极情绪分段统计结果如下:
一般(-10—0): 6条 6.00%
中度(-20—-10): 0条 0.00%
高度(-20以下): 0条 0.00%
自评:鉴于网络上大部分“孟繁永”都是我的信息,以上统计有相当大的准确度,可见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但没有发现高度乐观倾向。

“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语义网络分析

生成工具:ROSTCM6

生成时间:2011-1-28

主题分析

改革+实践+发展:这三个词可以视作有较强关联的一组,反映幼儿教育整体发展的一个进程和趋向,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提升空间是很大的,在实践中发展是很值得期待的;

工资+权益+压力:算是从业环境的一组,“工资”的出现要么是高了,要么是低了,就常识而言,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是极度偏低的,这里不包括工资外收入,一般来讲,工资外非正常收入的获取会增加该人群的心理压力;

技能+资格+成长:参照本站之前做过的统计,幼儿教师的总体学历偏低,其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引起极大重视,一方面数量缺口大,在新入职老师方面鼓励高学历者加入,另外一方面,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也很重要;

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家长:教育关系到各个层次的未来,从一个家庭到一个国家,目前的困境是大家都关心,但仍然缺少一个力量让这些关心转换成可行的措施,或许我们可以期待新纲要的作用。

作者:孟繁永

ps:此乃抛砖引玉之作,欢迎更多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投递给我们。

首发在:http://ecenc.com/?p=31

国信中恒,是维权还是敲诈?

北京国信中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来函声称使用了Serv-U软件,要求支付软件费。

提供材料如下: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传真件一份(注册号:110000009710657,北京市工商局网站可以查到其2009年年检通过信息,但2010年显示该企业未参加年检,而按要求应于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申报年检);
  2. Rhino Software授权委托书一份(中英文对照,但签名无法分辨,也不知道该如何验证,自称国信中恒的人说国外没公章,但这不能说明这个签名是否有效);
  3. Serv-U系列软件许可争议免责声明一份(落款北京国信中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法务部,无公章,大致意思是预设你已经侵权)。

这是我在电话里要求自称国信中恒的人提供相关证据资料以备核实及办理后续处理手续后收到的资料,一再强调他们提供的资料应该有直接证明侵权的作用,但似乎他们只一心想着收钱。

且不论事实如何,我在这里只是想了解一下维权的程序应该是怎么样的。在国信中恒向对方要求维权的时候是否应该主动提供侵权证据,而不是在不提供证据的情况下以起诉为要挟,威胁对方工作人员。

收藏:对于虚假报道的典型处理办法案例

复旦黄山门续集:贵贱二姨夫,真假新闻稿

黄山门中有一篇稿子影响很大,就是成都商报记者龙灿的《复旦黄山门调查:3次报警无人应 1条短信惊两地高层》

这篇稿子中提到的”二姨夫”成了童鞋们关注的焦点,之后复旦和东方卫视都出来辟谣。《成都商报》是一家很有钱的报纸,但在某些方面的压力下,还是没办法。这篇报道被定为虚假报道,龙灿被辞退。完整的处罚如下:

1.辞退龙灿;

2.罚编辑张丰1000元,在全报社通报批评;

3.责任编辑徐剑撤职,全报社批评;

4.新闻中心主任曾熙撤职,全报社批评;

5.对新闻中心分管编委蒋泉洪停职,全社批评,编委会深刻检讨;

6.罚当日值班签片的编委王奇3000元,编委会上进行深刻检讨;

7.扣罚总编辑陈舒平3000元向传媒集团党委书面检查。

虽然记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天朝当记者真的太危险了,危险得让人不得不同情他们。只能希望记者们能更专业一点,做这种报道不要给别人留下把柄,好好保护自己。

忍不住嘀咕一下:到底有没有二姨夫呢?

消息来自重出江湖的爱枣报(订阅点之一

笑声中的职业形象问题

上午的产品交流会上,爆发出一阵笑声。

产品视频中是一位幼儿教师的现场表演,一位三四十岁的女老师在舞台上跳的是很劲爆的nobody。

其实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笑了,所以我理解同事们的感觉。这笑来自于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屏幕上表演者的俊美形象与这位职业教师的反差。只是笑过之后大家再看,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和成长,真的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张完美俊秀的脸,而是优秀的职业素养。

如此看来,我们的大众媒体对于各个行业的从业者暴露的形象给了人们客观的印象吗?恐怕很多时候是打了折扣甚至造成了极大偏差。

正如人们想起护士就认为应该是美少女,想起工人,就一定是大老粗。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做着自己的一份工作,你回过头想想你的工种在大众眼中是什么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