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妈妈群或者绘本群的朋友很容易发现,家长们各行各业的奇才都有,作为爱好,他们会把自己的搜集的好故事,好资源拿出来分享,也会自己再创作一些优秀的内容,比如土豆网上就可以找到很多妈妈爸爸录制的讲故事音视频,现在工程师爸爸也抓住机会,开始支持这样的在线创作和分享。 (更多…)
分类: 数字出版
-
为揭竿而起的小华德福们
华德福教育,作为一个崭新的幼儿教育体系,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了,但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情况是这个花开的未必多么美好,反而很多变成了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最后未必能走上科学、民主的正途。
究其原因,根本是因为除了成都的华德福学校拥有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其他的多数华德福小学和幼儿园是由孩子的爸爸妈妈因对当地教育服务的极度失望而亲自操刀做起来的。他们往往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缺乏足够的理论培养和系统训练,脑子中空有一些理想化的概念,而无法把这些理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出来。
如果借助目前比较流行的开放式课程理念,由那些先行的精英们把成熟的课程整理成课程资源包,详细介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具使用、教学反馈等环节,并通过合适的渠道传播到“赤脚幼师”们(也包括北京那些无证经营的黑幼儿园的从业者)那里,切实为他们提供一些支持,营造一个可以提升职业技能的通道,那将是一个无限美好的事业。
-
当当网儿童音乐(音像)产品分布2010
分析对象:当当》儿童音乐
1. 产品数量的数据采集于2010年8月25日
2. 2010年上半年热销产品(儿童音乐)数据来自于当当榜
我的定义:供求系数=该子分类品种数/(该子分类Top100品种数×总品种数/100)
我认为供求系数表达了消费者在该分类的选择余地的大小,在分类设置相对均匀时能够反映消费者的时尚特征,同期比较可以反映市场的跟进状况。
以下是当当儿童音乐各子分类产品数量分图:
结合去年的分析,故事寓言类和中文童谣儿歌类产品热销,而品种偏少,出版方积极做出回应,2009年到2010年度这两个分类的品种数得到了相应的增加,而且幅度吻合,说明2009年的分析是正确的。
以下是2010年的图:
这里面热销品种数依然是折算到5477个上去。其中故事语言类2009年供求系数是695/1500=0.46,2010年的供求系数是1006/2246=0.45。情况似乎没有什么缓解。
再看看2009和2010的热销绝对数的对比(各自的TOP100):
中文童谣/儿歌、故事/寓言、儿童古典有所增加,不甚明显。
同时,按总的品种数,各个分类都在增加,说明儿童音像市场仍然在成长,但从具体分布上有所增减。
接下来我把2009年和2010年的供求系数做了一个比较:
相对来说,供求系数增大可以理解为消费者选择余地增加,供求系数减小则相反。由此判断,则可以在供求系数减小的分类上增加同质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选择欲望,在供求系数基数小的分类上开发具有创新特点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
“儿童音乐剧”社会网络分析0814
工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教授实验室作品,ROSTCM6之最新版468版官网,http://hi.baidu.com/rostcm/blog/item/6dea9f0d7a13068fd0581bf6.html。
步骤:
打开该软件;
切换到全网分析;
输入关键词:儿童音乐剧
点击搜索按钮开始搜索;
点击分析按钮得到分析结果;
-
数字出版的基础数字内容管理与生产管理系统
一个前提假设: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本质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数字内容版权价值在产品中所占比重。
目前的情况是,一首儿歌五年的版权费用是五年300美元,每年60美元,也就是四百来块钱,在这样低的费用面前,数字版权管理如论如何也是无法引起重视的。目前一张正版CD的售价为9美元,上面60首歌曲,那么每首歌曲合0.15美元(0.15美元 = 1.02410749 人民币,2010年1月10日),而目前iTunes store上平均每首歌的下载费用为1美元,如果按一起买60首歌曲的打包价五折也是0.5美元。怎么算这个CD都是卖的太便宜了。
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的出版社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去iTunes store上卖歌曲版权,而又不能不做点准备,那么通过什么方法低成本的把这些内容纳入生产管理呢?
在系统选型之初我就提过要把数字内容当做生产物料来管理,而对于数字内容库更直观的东西是母盘和母带,他们可以看做一系列数字内容节目的派生版的组合,这个派生的过程可不纳入生产管理系统,目前已经有相应的数字出版系统了。
就目前已经选用的用友NC而言,可行的办法是:
1. 增设数字内容仓库,由数字出版部管理
2. 母盘母带编制存货管理档案,并分配到数字内容仓库内
3. 多媒体三审完成后做母盘母带入库,目前母盘母带多由编辑室自行管理,比较混乱
4. 印订施工单中增加相应的母盘母带一行
5. 接下来的材料出库单传到数字出版部一张,该部门提供母盘、母带后签字
6. 费用结算时按该材料出库单结转版权成本
编辑部在提交母盘母带时一并提交工程文件存档光盘至数字出版部,数字出版部负责母盘、母带管理及工程文件管理,并从工程文件中提取节目数据放入节目资源库(文件存储为主),在编辑部门需要相应数字内容自行提取,有条件的可以把节目的取用纳入系统管理,视为原材料,加工后为半成品,即母盘、母带等。
-
电子音像出版社数字资源归档2.0
在1.0的基础上,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开展了2.0行动。
原来的一个库分成了两个,即产品资料库和节目资源库。具体结构如下图:
|产品资料库
|--2006
|--|--非套装产品
|--|--|--成语故事
|--|--|--儿歌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百家姓
|--|--|--千字文
|--|--|--|--product.xml(其中包含产品著录信息和节目单,节目单中的节目链接到节目资源库)
|--|--|--|--images
|--|--|--三字经
|--|--|--论语
|--2007
|--|--西方经典文化启蒙
|--|--中华经典诵读
|节目资源库
|--|-歌谣
|--|--|--布娃娃
|--|--|--彩虹桥
|--|--|--|--program.xml
|--|--|--|--版本1(wav)
|--|--|--|--版本2(dat)
|--|--|--虫虫飞
|--|--|--粗心的小画家
|--|-故事
|--|-舞蹈
-
电子音像出版社数字资源归档1.0
对于社内的音像资源,我到岗时的载体主要是光盘和硬盘的,较早期的磁带利用价值不是很大,或者说涉及的常销产品基本没有,所以重点就放在整理这些纯数字形式的资源了。
标题写了个1.0,那这个1.0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全的搜集产品资源。不要以为这个目标太幼稚,实在是现况太差。比如几乎没有一个编辑可以说得清社里到底有多少首儿歌的版权,这个版权的期限如何等等。
工作开展初期,有两个困难,一则是不了解现有的产品体系,二则是无法得到编辑部门的信任
,只好从成品的光盘上去拷回来,但后来发现实际上很多东西,尤其是VCD即使编辑手上也没有原始的工程文件。
08年一个暑假,基本上把所有的光盘内容拷贝到专用的服务器上了,四五个实习生,每人一台电脑。总体的规模也就是几百个G,相比网上随处可见的打包资源,可谓是沧海一粟,但毕竟是正版的,呵呵。
编辑们有一点比较担心,比如这样拷到硬盘上会不会比较容易被盗版啊,我听了那个汗啊,如果别人要盗版,从光盘上拷也费不了多大事儿,况且如果真的有人盗了至少说明他盗了以后卖得出去,可是盗版商们傻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人们会在VeryCD上下载迪士尼出品的儿童歌曲,但肯定想不到会选一个别的什么。
1.0资源库
|--2006
|--|--儿童早期教育系列
|--|--婴幼智能开发园系列
|--2007
|--|--世界经典童话原声带
|--|--西方经典文化启蒙
|--|--中国传统文化诵读
|--2008
|--|--蝙蝠侠情景英语
|--|--成长树
|--|--新月姐姐讲故事
|--2009
|--|--童音童画
|--|--|--365夜睡前故事
|--|--|--童谣经典
|--|--|--快乐儿歌
|--|--|--幼儿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