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正式驻京工作,算是第一周。现在写一写这一周来的一些零碎体会。
到这个被称为帝都的地方,首先要解决的是住处,幸好有个表姐在北京工作,有一个空房间给我睡,只是地方在丰台,而我现在上班在中关村,沿西三环北上,计17公里。
然后就是行,在坐了两天公交之后,我毅然选择骑车,发现反而轻省许多, (更多…)
车轮改变了世界,人的心与足几乎是同步在发展。
小学以前的时光停留在村子这个不足0.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上了小学花了六年的时间拓展到了1平方公里,上了初中花了三年的时间拓展到了10平方公里,上了高中花了三年再到一个长度约为25公里的狭长地带,直到上了大学,一跃跨过1200公里,从河北的一个小农村来到曾经辉煌无比的大武汉。大学到现在的这几年,北京、上海、长沙、鹰潭、杭州、深圳是去过的不多地方。
平日里生活在武汉,依然是一个狭小的区域,以武汉大学为中心已经生活了八年时间。想当初刚来到武汉,从武汉大学大门口走到亚贸逛街都觉得是遥远,其实只有一公里。想当初第一次到雄楚大街图书城,就觉得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那陌生的高矮房子让人感到眩晕。
之前买过几辆自行车,都没走过远路,去年的一辆HASA至少陪我走过了900公里的路,其中包括一次从武昌到汉口,经汉阳又回武昌的小小穿城旅行。今年的圣宝龙电动车仅仅三个月已经走了2100公里,再稍加努力就相当于回趟老家了。
几公里几公里的路是读书的路,是交朋友的路,是听音乐会的路,是看露天电影的路。
一个很熟悉的师姐最近给我一个新的称号:晃晃!应该就这个样子吧,突然发现,到哪里都有老孟的声音,到哪里都有老孟认识的人。其实,老孟只是在找,不停的找,找他想找的东西。
从前面的博文发的关键词来看,似乎找到了,但又显凌乱。最后大概要找的就应该是两三个词,或者一个。
[audio:http://sincebirth.cn/wp-content/uploads/2011/06/KeepWalkingorIllkillyou.mp3|titles=KeepWalkingorI’llkillyou]你为我照亮半个中国!
我和她都知道,这是一句吹捧的话,好在,我们已经可以互相有一些了解并且可以互相吹捧了。
而其实在我心里,我更想说,你为我照亮整个中国。这个亮来自那无限的温情,对逝者,对生者,皆是如此的温情。
本来我和5.12不会发生什么联系,一切都只是CCAV里的镜头,让人感到虚假的温暖,直到我的妹妹因为到成都学习的机会结识了她,而我通过博客认识了她。
当我大晚上用一番胡言乱语去安慰她的时候,我只是尽一份心,而以她的聪慧,当然知道我的毫无逻辑是出于什么。
我跟我的朋友说,是她给了我很多启示和鼓励,而不是相反。事实的确如此,我觉得我离生命的意义更近了,以后请相信即使我没有经历过生死,我也能够感知到那种意义。她跟我说,只要我更加勇敢的全心全意,就会得到更多的爱。
我不会演戏,但是出于友情,在朋友的婚礼上有个节目我是非上不可了。
上台是临时决定的,我平日里最怕的就是没有丝毫准备做这种事情,匆匆偷扫了一眼小剧本,第一条是暗示口渴,让现场的人帮忙。
鉴于我自己是单身,对象应该是现场的单身女青年,我脑子里是一片苍白,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做什么,傻傻的站在台上。
她叫潘小迷糊,她的标签:迷迷糊糊小射手、PWC(普华永道)、爱幻想的娃、坐游轮环游世界。
她是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她刚入职半年。她的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fanqie1219
与她相比,我的能力是很差的,我想都没敢想过可以进到四大中的任何一个。我也知道自己是个很懒散的人,也试图为这个懒散找来很多的理由,比如在上海做了半年程序员就坚持不下去了,出现了可能是广场焦虑症的一些症状,我自己判断,我该撤退了。于是当时选择离开上海,回到了曾经求学的武汉。
从2007年到现在,虽然也有阶段性的忙碌,但总不至于每天被强迫着工作十几个小时,尽管我自己多半还是愿意坐在电脑前十几个小时,而当我发现已经染上久坐必得病的时候,我还可以选择只坐八个小时,剩下来的用来到咖啡馆看书、到曾经的校园散步、到湖边看风景。
从感情上,我不希望我的朋友,包括将来可能成为我的朋友的人,出现这样的状况。
从技术上,我希望我们的心理学家和文本挖掘专家联手,借助我们的微博和博客,让计算机自动进行适当的跟踪和诊断,让朋友们在危险的道路上及时停住。我想这个技术或许已经实现而且在广泛应用在对另外一些领域的监控上,但很可能这些东西让我们更加不幸福,说远了。
保重!
1. 折叠自行车,行动半径1~5公里,上班或者去书吧,已经免费提供给朋友使用;
2. 运动自行车,行动半径1~10公里,去书吧(街道口德芭与彩虹书店),去鲁巷;
3. 电动自行车,行动半径5~15公里,去鲁巷,徐东。
感受:以上都算是比较环保的交通工具了,只是武汉的道路太不环保,不戴口罩跟自杀差不多。哪天咱们的市长大人也可以像美国驻华大使一样骑个自行车到处溜达,中国就是进入社会主义了。据说广州要修绿道了,武汉的地铁还在紧张又不知道能否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施工,大概铁道部部长管长途,市内才是市长的市场吧,只是哪年市长才被抓呢,不知道,也许是好官,一直都不被抓。
感伤:以上的交通工具虽然环保,但也只是一个人的交通工具,只有电动自行车可以带带人,可是mm愿意跟你一起坐电动吗?难说。所以,一定程度上,交通工具决定了朋友的性质是否有转变的机会,就在于这里。畅想未来,如果有了绿道,当两个人能并排骑着自行车谈恋爱,那才是我的幸福吗?
早上吃饭,端着碗,拿着筷,竟然让我想明白一个问题:“曹操墓”中“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是怎么来的。
原来,曹操那时候新闻事业不够发达,有没有新闻摄影的概念,所以这格虎大戟如果只被曹操用了一次,那是没有几个人看到的,所以收藏价值也不高,而只有常用才能有用。
现如今,中国的新闻事业迅猛发展,一日千里,群英济济,傲于世界。那么写了几个字的黑板、盛一次饭喝一碗汤的杯具、冒了几股子烟的农机也就有足够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环境来使其成为文物了。有心的朋友可以查查近几年的特别“收藏”,想必若干年后,那一块黑板、那一副碗筷、那一辆联合收割机,也许就会出现在某些大小墓葬中。
如此看来,曹操之所以有“七十二疑冢”,只是人家粉丝多,就像孔子的弟子不少一样,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腊月二十七上午到家,正月初五下午离家,这中间的几天的主要活动就是一天吃三顿饭,主要的不活动就是睡觉。
扫过一次院子,提了五桶水,洗了三次脚,烧了一盘虾,陪爷爷看了半部《包青天》……
做饭的主力是娘,妹妹打了不少帮手。
其实,爸爸和娘也都是辛苦了一年的,我回到家里自顾自的休息着,享用着。
算起来,工作四年了,要说起色,也只是看到了一点点转瞬即灭的曙光,比起挣钱的本事,还远远不如初中不毕业的同村小伙伴。
要怎么给这样一种生活?我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