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偶尔动笔

  • 出版社网络管理员年终总结前小结

    任务已经接到,下周二交年终总结,同住的同事觉得一个网管总结什么啊,是不是一页搞定,当然不是,我要写很多页。

     呵呵,开玩笑了。觉得别人做的事情很容易,这是一个通病。我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应该不算很严重。比如前阵子新的人力资源主管给编辑们来了个考试,我也被安排凑个热闹,第一个交卷,据说成绩还不错,考的是错字病句啥的,虽然玩了五六年电脑,这点基本功还没撂下,咱河北人底子厚啊,呵呵。

    2009这一年,大部分时间耗在ERP上了,前几个月云因、平章大致都接触了一下,后来半路杀出一个用友,说有出版的专版,要不是集团有意要整体上,我们社才不会掏那么多钱,动辄几百万啊。

    到了四月份开始整一个复读学校的网站,在我的坚持下,新的首页采用三竖栏的格局,很有挑战性,做出来一看还是挺大气的。只是从访问量上看跟去年差不多,没有什么突破,所以也就没啥奖励了吧。今年一个相对突出的现象是网上的负面信息多了一点,当然,主要是出现在百度上,贴吧那地方我看早晚被K掉。

    从八九月份开始,基本上就是一心一意搞ERP了,用友也派了一个小分队驻扎。只是后来人越来越少,都是搞别的新项目去了。具体的前面有一篇大致说了一下。

    去年回家的时候带了很多社里的碟回去,今年就没啥带的了,一年没出啥新东西,换换包装而已。不过这还算好的,据说武汉的另外几家音像社以后连换包装的机会也没了,马上就要被灭掉了。

    一年多了,工资没涨,能耐减肥,体重增加,牢骚变多,脱离组织。去过一次上海,结果在上海碰头的两个哥们一个去了日本,一个去了美国。我是该离开呢,还是离开呢,还是离开呢?

    今年仍然招了不少实习生,但不像去年那样顺利,大部分人的补助到现在还没有发下去,一个月200元而已。我只是希望说到做到,而且确定了的事就不要拖拖拉拉,反而坏了名声。

    当然,作为网管,几个网站流量不多,病毒不多,算不上个好网管,相比起来也不坏。只是怎么样才能更好一点呢?

  • 儿童书吧为什么是一个必然需求

    博客上只发了几篇关于儿童书吧的文章就引来不少流量,可见,这个东西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前几天武汉电台有个创业项目讨论也提到了儿童书吧。

    当然关注不说明市场已经成熟了,现在做仍然是需要很长的培养期,但这是一个趋势。当家长们自己也厌烦了灌输式的阅读培优、读书竞赛,他们开始思考是否应该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阅读,是一种最好的成长方式。这话是我说的,看上去有点绝对,但这阅读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即使是狭义的阅读,对象是图书,他仍然是人类一生获取知识和乐趣的重要途径。作为八零后的我,对儿时的记忆很大部分建立在那些连环画、故事会上,感谢当了一辈子教师的爷爷,让我生在农村而从不吝惜买书。

    八九月份的时候,因为阶段性的轻松一些,就集中精力了解了一下儿童书吧,尤其是体验阅读这个概念。也在武汉市做了一些简单的调研,初步认为儿童书吧最早应该出现在水果湖,比如在谷歌地球上看武汉市,那一片是照片发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那里有各大省直机关……还有“走向北大”就在那边的步行街上。

    花了一笔钱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只是一上用友NC的项目就顾不上了,对积极参与这个事情的几位朋友表示歉意。

    做一个小的儿童书吧,怎么也要一两百平米的地盘,第一年二十万的投资,三五个志趣相投的朋友,还得对儿童早期教育相当热心。这样的地方,如果每个大型社区来上一个,至少每个居住聚集区来上一个,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

    儿童书吧显然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从国外的书吧发展情况来看,不温不火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对于现在动辄几十元的绘本来说,到书吧里看比买回家划算得多,而且还有一个不错的读书氛围。相比起来,虽然公立图书馆也有相应的儿童专区,但咱们的图书馆太少了,能真正开门的估计也就是省会城市有。这一块还是需要有商业性质的书吧来补充。

    目前武汉市能在网上查得到的有十来家,相信会越来越多。而儿童书吧,相信即使我不做,也会有人在一年开张的。三五年之后,武汉这类城市至少应该在十分钟车程内可以找到一家像样的书吧。

  • 亲身体验用友NC,不谈理论

    nc

    1. 有一个不错的客户方项目经理是用友NC实施人员的期盼,但这往往是指一个愿望,不过往往项目结束时这样的人就有了;

    2. 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做了试点其实沾不了什么光,当然从整体上来看也不会吃亏,毕竟在上ERP的过程中员工的素质确实提高了,对于大部分没有学习动力的人来说,给他一个这样的系统去依循是不得以的办法;

    3. 不能把一种相对先进的改变看得多么困难,半年时间足够了,安排得当,这个时间对于工作方式的转变是相当充裕的;

    4. 聪明的客户应该选择这样的方式:前期调研让用友派高级一点的专家,但人不用多;后期高级的人总是会被用友派到新的项目去,这时候多要几个还可以的专家吧,人多力量大;

    5. 找几个得力的实习生帮你做数据录入,并且尽量管理好他们,既要速度又要保证准确度,这需要很多精力;

    6. QQ群真是个好东西,不要让同事们潜水,在群上发言是光明正大的事,是正经工作,一定要坚持,尤其到实施后期,完全可以不予处理除QQ群以外反馈的任何问题,只是让最高层领导参与有点难;

    待续……

  • 再谈实习生

    1. 在珞珈山水上发帖子效果很好,因为很多网站会去转载;

    2. 投来的简历中武大的学生比例往往不是很大,一则说明山水在武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大,二则说明武大的学生确实不如别的学校的积极,不能抓住机会;

    3. 差不多有十分之一的学生看不明白要求,甚至把要求填写的邮件标题原封不动的发回来,比如“学校+专业+姓名……”;

    4. 差不多少于十分之一的学生会要求提供一个已读回执;

    5. 对实习申请的邮件如果能在两天以内回复,来实习的学生一般比较富于热情;

    6. 每天和每个实习生的交谈最好不少于五句话;

    7. 给实习生的要求要严格而且明确;

    8. 安排五个以上实习生做不同的工作,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9. 实习生多半是积极向上的,跟他们在一起会看到希望;

    10. 基于以上几点,多半的人都不愿带实习生。

  • 武汉大学的周末艺苑和德生BCL3000收音机

    有空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想起了武大,如果正好是周六,那就回去武大的教五多功能厅,去听一听周末艺苑(http://www.douban.com/group/243600/),那些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会让你倍感亲切,加上江老师的讲解,绝对是一种至上的享受。

    没空的时候,看累了电脑屏幕,打开德生BCL3000,听一听音乐广播,正在放那些属于自己的少年或者更早的时代的老歌,也是惬意得很。

    如此,都是没伴的时候的伴。

    谢谢你们!

    IMGP3910

    这里面有一位就是武大信管的小学妹^_^

    德生BCL3000

    武汉的这个频率正在做广告,我听的是另外一个频率,有兴趣,你可以接一段长长地金属线上去,没准可以听到美国之音之类

  • 列车时刻表2.0版

    1. 官方发布的列车运行图时刻数据(不知道哪里有卖的,飞机的接口一年才三四千吧,关键词“民航航班实时查询接口”)

    2. www网站查询,手机wap网站查询

    3. 通过统计乘客反馈数据对官方时刻表进行修正,如某K车常规晚点一个半小时等,如此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时刻表

    4. 据了解目前广东铁路局网站提供列车运行的实时信息

  • 锅包肉菜谱贴纸便签

    guobaorou

    书店里卖的菜谱多半是一本本的大书,不过我记性不好,学一个菜做一步还得回去看一步,麻烦得很。如果印刷的时候就做成这种贴纸的形式,吃啥菜就把它撕下来贴到灶台旁边,这就方便多了。做完了菜还可以把贴纸再贴到日历上去,反正是不干胶。这就是很惬意的事啦。

  • 用谷歌地球看武汉热点地区

    武汉热区

    武昌这边:司门口、洪山广场、广埠屯、珞珈山……

  • 真的要把自己当回事儿

    一直苦恼的是认为自己还应该做更多的事,不管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一旦自己失去了目标,那就更加苦恼。

    曾经有一位很让人尊敬的长者给我把过脉,劝我不要活在别人的花环底下,我知道这里面的意思,我想尽力去做点什么,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像做程序员的时候,脑子很快,但敲键盘的手却抽筋了,不得不夹着双臂,努力的克制住抽搐,这倒也是一种眼高手低吧。我得把自己当回事儿,只是在当回事儿和不当回事儿之间有一个把握。

    似乎两个极端我都有过了,你提醒的对,但过于悲观了。在严肃与不严肃之间如果10分计的话,我下一阶段大概要定在七分上。

    日子过得很快,但我们的状况充分证明了时间是不均匀的。我这里慢些,你那里快些。所以,不要断了消息,多帮我对对时。

    我总觉得表态这事儿不牢靠,顺着日子渐渐的就会发现变了。

    上网只是04年才算正式开始的事,刚开始那会儿,QQ都让我兴奋了很长时间,之后我沉迷于在那台廉价的台式机上试装各种操作系统,甚至整整一周都在做着这一件事情,当然,中间也因为误操作拿着硬盘去做数据恢复。这也许是我探索的方式,当我逐渐学会了辨别网络上信息的真伪,我便一次次搜寻新的机会检验已经形成的规则,有时候错,有时候对,但只有当基本稳定之后我才会进入下一个阶段。现在,我要变形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需要选择新的领域的信息来充实,找到研究它的方法,书便是一个途径。所以,我看书基本上也是一阵子一阵子的。

    当我为了找发票而发愁的时候,我知道这并不是我所擅长的,而且也不是我要精通的。我要把自己当回事儿,以至于到了别人也把我当回事儿的时候,那就真的是那么回事儿了,这是我在努力的。

  • 站台

    上海南站,摄于8月2日夜

    IMGP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