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轻松愉快的穿越春运

先说回家,年前跟同事一起吃饭,说起吃完了要去买火车票,于是一起去代售点,排了十几分钟,买了一张硬座;

再说返程,由于回家时上车匆忙,没有在火车站买上返程票,就把希望寄托在往年的办法上,实在买不到票就硬往站台上冲,反正衡水是小站。

实际情况跟去年差不多,下午四点多的T253,由天津到广州,检票的拉住死活不让进,我倒也不死心,直到有个人拿着铁路的工作证说要送朋友上这个车也被拦住不放,我也就放弃了,去售票厅排了不到一个小时,有当晚七点四十的K919,站票。这里面就有个显然的潜规则:特快车(T)卡的严,有没票上车的要扣钱(内部肯定有明文规定);快车(K)是扫尾的,车慢,人们不喜欢坐,也就放松了,“闯”进去也就无所谓。

其实在这之前还托妹妹的同学去买过一次,8号的,说是连站票也没有,这里就有潜规则二,也许到了当天铁路当局还会放出一些票来

反正这里面看上去想个黑箱子,结果是我还是一个人,一来一去都没耽误,都上了车。那么就把买票看成个黑箱,倒也把问题搞得更清楚了。

放大一些,假定每年想回家的人一样多,每年的运力也是一样多,甚至在特定的线路上,比如像我一样行程的人最后都百分百到了目的地,那么春运还有什么好愁的呢?问题就在于多长时间费多大劲把这些票分配到这波人手里了。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向:

  1. 把黑箱打开,有什么规定,怎么卖,卖的怎么样了,哪个车能超员多少,实时展示给大家看;
  2. 继续黑箱,但保证每个人只要去买就能上车。

给这样一种生活

腊月二十七上午到家,正月初五下午离家,这中间的几天的主要活动就是一天吃三顿饭,主要的不活动就是睡觉。

扫过一次院子,提了五桶水,洗了三次脚,烧了一盘虾,陪爷爷看了半部《包青天》……

做饭的主力是娘,妹妹打了不少帮手。

其实,爸爸和娘也都是辛苦了一年的,我回到家里自顾自的休息着,享用着。

算起来,工作四年了,要说起色,也只是看到了一点点转瞬即灭的曙光,比起挣钱的本事,还远远不如初中不毕业的同村小伙伴。

要怎么给这样一种生活?我问自己。

[华北的农村]清凉店站于2010年9月1日起停止客运业务

清凉店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日本侵华时期。据说当时石德铁路本来应该穿过团村坟地,因该村有人给日本人当翻译,为了保住自家风水,往北挪了一点就到了清凉店村,于是这个站也就叫了清凉店站。最初是单线,后来增加为复线。

一个故事是位于尧头村北的一座铁路桥在97年前后改造时依然用的是日军修建的桥墩,施工队想用炸药炸掉重修,结果爆破完毕,桥墩丝毫无损,于是作罢,继续使用至今。

清凉店站的一纸A4公告显示,该站已于2010年9月1日停止客运业务。

坐北朝南的清凉店站
坐北朝南的清凉店站
停止客运业务的公告
停止客运业务的公告
上了锁的出站口大门
上了锁的出站口大门
空荡荡的候车大厅
空荡荡的候车大厅
站前广场的存车铺
站前广场的存车铺
全景照
全景照

[华北的农村]新农村改造的契机:暴增的汽车

上图是清凉店镇南头的简易汽车驾驶训练场地,类似的训练场仅在镇上就好几处,汽车数量呈激增态势,一到过年,附近村庄的大街上就停满了汽车。由此,若在近期内没有整体迁村规划,则把村中心的闲置旧空房拆掉,改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及停车场,不失为一个解决空心村的好政策。

[华北的农村]邯黄铁路衡水段施工现场


实拍图(2011/2/1)

拍摄方位示意图(虚线是铁路走向,非实际规划线)

工段搅拌站(德衡公路南侧,尧头村西)

同上,另一个场的正门

占地争议地点一例(因此范围内可能修建衡水东站预线等,目前没有找到衡水东站线路规划图)

ps:另据消息石济客运专线即将开始修建,大致与石德线平行。参见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938898312

疑似衡水北站位置
疑似衡水北站位置

[华北的农村]刚出锅的黏窝窝

黏窝窝
黏窝窝

原料:黍子米(亦称黄米),干枣,面粉;

做法:用面和好,按上洗净的枣,上锅蒸;

吃法:枣子够甜的话直接拾一个吃即可,也可以蘸白糖;

食量:因不好消化,成人一顿吃一个,小孩吃半个或者更少为佳;

提示:刚出锅的最香甜可口,再次蒸热就差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