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七十五的老人向我们说再见,言者心痛,听者亦心痛,痛的是吾谁与归,痛的是吾谁以继。
那个我向往的年代,我没有赶上。而在四年前,我深深的被这个老人吸引,他的身上有比我们强百倍的精神。
上周六又见到了他,学生们依然那么热烈的欢迎,我却觉得这个人群里面缺乏了一种真情,也许就像LP说的,不是每个人都懂他,也不必每个人都懂他。
人总是要老的,所以道玉也老了。
教育改革,在中国就不再是教育改革。一个教育工作者又怎么能主导这场改革呢?若干年后,后台的张同学也许能让这个事情出现转机。
收获爱
一个七十五的老人向我们说再见,言者心痛,听者亦心痛,痛的是吾谁与归,痛的是吾谁以继。
那个我向往的年代,我没有赶上。而在四年前,我深深的被这个老人吸引,他的身上有比我们强百倍的精神。
上周六又见到了他,学生们依然那么热烈的欢迎,我却觉得这个人群里面缺乏了一种真情,也许就像LP说的,不是每个人都懂他,也不必每个人都懂他。
人总是要老的,所以道玉也老了。
教育改革,在中国就不再是教育改革。一个教育工作者又怎么能主导这场改革呢?若干年后,后台的张同学也许能让这个事情出现转机。
有幸参加了一次武大的博士沙龙,人到齐了之后自然是一轮自我介绍,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其实这些博士都是交友型的,怎么说呢,大家的自我介绍就像填写一个交友网站的个人信息表单一样,家乡、爱好是主要部分,并且相互唱和,难免让人觉得低级趣味了一些。
这次主题是关于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的,结果到结束大家也没绕到城市圈这个主题上来。讨论了一番武汉的缺点,又回过头来说它的优点,还扯到了校友、教授……
总结起来,博士们缺乏一种责任感,没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让自己时刻想着讨论的主题,或者说他们没有科学讨论的素养。另外一点就是好多博士是校园里的老学生,没有社会经历,不知道武汉城市圈是什么概念,所以跑题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时刻提醒大家回归主题,在讨论之前为大家准备充分的背景资料。
移动把短信过滤作为增值服务,而作为我们另外一种常用通信方式的Email却免费为我们提供垃圾邮件过滤,各家提供商也希望做到尽善尽美,相关新闻请看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1600.htm
移动并不是无耻,有钱不赚才无耻。关键是别无选择。
记得去年看过一本书叫《娱乐CEO》,那里面详细记述了电影产业的立体营销模式,中国的后来电影大体参照这个模式在运作。
我们的电子音像覆盖面很广,但不足以涉及电影,不过随着产业的升级,更广泛的内容产品的立体营销也被提出。演员有经纪人,作家也要有经纪人。有了经纪才有持续的挖掘和推动一个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参见:《出版参考》2007年12月刊P32
有幸继续在资料室上网,查资料,有位老师过来叫我,我以为发现我有什么问题,结果是她有问题。
先是关于IE自动保存内容的设置和清除、快捷方式,后来是QQ安装的版本问题,她用的机器是98的系统,后来装的海峰2006可用。她还问了关于网络互联互通的问题,最后,就在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她来问杀毒软件升级策略的问题,她留了我的电话,我跟她说我是信管的大四学生,这话半真半假。
她问问题很细心,需要操作的地方都必亲自来一遍。如果我们的同学也这么好学,如果我们过上二十年也这么好学……
地点:武大珈园小观园
时间:2008年3月19日晚七点
人群:博士
“白血病捐款倡议书”连日来一直稳居我博客搜索引擎来源的榜首。(原文链接)
难道真的那么多白血病患者吗?莫非他们都意识到了网上征集捐款是个可行的办法?听说第二次医改要开始了,谁能帮帮这些患者和他们的亲人呢,互联网还是政府?
幸好排在第二位的是“笔记本键盘清洁”,可见这是个不错的专营服务市场,想想图书馆前面专修耳机的都可以做下去,来个专洗笔记本键盘的恐怕也没啥问题,关键是上门服务,快速处理。
手机二维码在新闻出版上有了一些应用,但就个人观点,二维码在出版行业实际上有些多余,出版物都有统一的ISDN号,再另外给书一个二维码实属多余。比如二维码应用的一段描述:
用手机扫描书后面的二维码,即登录到手机WAP网站上,读取出版社的图书目录,还可以点击其中的一本书,阅读这本书简介,或者某些章节。而且如果想购买,还可以在网上下载优惠券。
这些东西扫描ISDN和条码一样可以实现,而考虑他的实用性,读者在书店买书,看到一本书,翻开就可以直接浏览,没有必要登录网站去看简介,有些精装书(封闭,不可预览)除外。而如果说登录豆瓣查看相关评论或者比价信息倒是可行。关于优惠券,如果可以优惠,直接夹到书里就行了,有些互联网公司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让读者到网站注册,套取用户信息。
其实对于出版社来讲,手机上的应用,还是以内容提供为主,读者可以发送ISDN号来获取电子书,或者获取配套的手机视频等等。
新版的蚂蚁网上线了,连账号信息都扔了,还要重新注册。
稍微看了一下,发现这次的蚂蚁又重新回到了他最初的方向上。可见当初构建网上购物的尝试是失败的。
前些日子我无聊的时候做了一个展示博客好友列表的原型,出发点就是让六度眼见为实,可喜的是蚂蚁现在做出来了。大家可以看看,www.mayi.com
可惜仔细看了下,他做的又不够深入,只显示一阶好友,而且只是为了推广自己的网站。如果能做一个像hi首页那样的flash,以某个博客为圆点,周围散布他的好友,然后像路由一样显示自己到这个博客的跳数之类,那会更有意思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