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保洁项目创意

  炎热嗖的一下就来了,蛰伏了一个冬天(春天基本可以忽略)的电风扇被它的主人紧急召唤出来。
    可惜人面桃花依旧,心爱的电风扇却浑身沾满了污垢。
    您是否可以忍受仅有的一缕解暑的凉风也被数以亿计的灰尘、细菌、病毒污染呢?想一想它们朝您最薄弱、最缺乏防守力的部位扑来的场面有多么可怕!
    不过您不用担心,请拨打电话027-87665312预约电风扇保洁,即可在24小时内还您一个崭新如初的宝贝风扇。
    价格:5元/每台每次,持贫困证明免费。

流年

为什么我的梦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爱你爱的深沉
我愿意用我的宽容和等待
感动上天来启发你的眼睛

当你看见我的眉头不再紧锁
这说明对你的执着已化为沉默
当你听不到我向你的呼唤
这说明对你的企盼已习惯了流年

啊,美丽的姑娘,我的爱人
此生有你相伴
乃是上苍的垂怜
抑或是人间最美的眷恋

垂怜这洒落人间的情种子
眷恋这携手飞天的夙愿
我不分昼夜地编写动人的故事
我日里梦里感激这所有的一切

米酒的制作

米酒味甜醇香,风味独特,很受男女老幼的喜爱。它的制作非常简单,很容易掌握。

  将筛选干净的糯米,用水洗净,放入锅中用猛火蒸1小时左右,待熟透后取出。然后把蒸好的米,倒入一盆温开水中,进行搓洗(这样避免糯米相互粘连)再捞起滤干。待温度降至40℃左右,把一定量(一般甜酒曲每袋做米酒10斤)的甜酒曲研细,将80%的曲倒入米中,拌匀。装入盆中或罐中,再将余下的20%的曲均匀地撒在上面。取35℃的温开水,慢慢倒入盆中加盖封好放在坑或锅中,要求温度保持30℃左右两天即可。

五香酱油生产技术

   一、原料配比 水100公斤,食盐20公斤,饴糖4公斤,食用酒精1公斤,桂皮50公斤,丁香50克,八角50克,花椒50克,味精50克,按此比例可增减。

  二、制作方法先把桂皮、丁香、八角、花椒用白布包扎,大铁锅内加水100公斤,把包扎好的香料放进锅中(水的位置应在锅边处作一记号,在熬制中蒸发的水分要进行补充,保持原有水量),加水熬制1小时,然后将食盐、饴糖放入锅内再熬1小时。马上把熬成的原油倒进事先准备好的缸里,同时把食用酒精和味精也放进缸里,缸一定要消毒处理,待冷却之后,滤去杂质即成五香酱油。

用纯根霉、酵母制作甜米酒

  甜米酒亦即醪槽儿,它是用米饭和甜酒曲混合,保温一定时间制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甜酒曲中的根霉和酵母两种微生物。根霉是藻菌纲、毛霉目、毛霉科的一属,它能产生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根霉在糖化过程中还能产生少量的有机酸(如乳酸)。甜酒曲中少量的酵母菌,则利用根霉糖化淀粉所产生的糖酵解为酒精。所以,甜米酒既甜又微酸还醇香,口感舒适、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人们通常采用市售酒曲制作甜米酒。由于市售酒曲质量不够稳定,以致使甜米酒的风味变化较大,有时甚至制作失效,造成浪费。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指寻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根据甜米酒的制作原理,采用纯根霉、酵母发酵米饭,从而获得风味纯正、稳定的甜米酒。通过该活动,既使学生知道甜米酒的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获得一些微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又为甜米酒的大规模生产以及深加工提供一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扩大培养我们使用的菌种是来自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根霉3.866,酒酵母1308。

  (1)根霉培养:取大米20g,水60ml,分装几支大试管中,置0.1MPa灭菌15min。冷却后,在接种箱内接少量菌丝和孢子于米粒上,28~30℃培养30h左右,待其长出大量孢子时取出备用。

  (2)酵母培养:取浓度为13°B×麦芽汁,按需量取6N硫酸调节PH值至4.1~4.5。取50ml装入100ml三角瓶中,置0.1Mpa灭菌30min。冷却后,在接种箱内将斜面酵母接1~2环于三角瓶中,28~30℃培养20~24h。

  1.2 甜米酒的制作将大米2kg加水浸泡4~8h,待手捏米粒即碎散时,用纱布控干水分,放入带屉的锅中蒸30~40min,即成松散的米饭。一般食堂卖的捞后蒸的米饭也可以,但要分散成粒。待米饭冷却后,分装9个同样大的饭盒内,每盒装200g左右,随意分成A、B、C三组,用3种不同的方式同时进行实验:

  (1)市售酒曲(对照):在A组的每个饭盒内,加入1g酒曲(若是块状则研成粉末)与米饭混匀,使其中的根霉孢子分散在全部米饭中。再用干净的匙压平表面,中间留一凹洞,盖上盖,放入27~30℃环境中。12h后,每隔5h开盖观察,看米饭是否结团变软、变甜,凹洞中是否有水出现。如果米饭变软,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即可停止保温。这时最好再蒸一次,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停止酶活动,以便放置取食。

  (2)先用根霉糖化,后用酵母发酵:取大试管中的纯根霉菌种3g,加少量冷开水捣成根霉糟液,平均放入B组的3个饭盒内,与米饭混匀后,按(1)所述处理。当米饭结团变软、变甜时,再向每个饭盒内加酵母液1ml,封盖,待有酒味时,再行杀菌,放置取食。

  (3)根霉与酵母混合:按(1)所述操作。所不同的是,在C组的每个饭盒内,同时加入1g纯根霉菌种和1ml酵母液。

  1.3 观察记录 在保温12h后,每隔5h进行观察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实验方式、观察时间、米饭变化情况、口味等。上述3种方式保温时间均为30~35h。其中方式(1)米饭结团较差,较甜,微酸。酒味较浓,略带涩味;(2)保温30h左右,米饭变软,凹洞有清水(纯甜),加入酵母2h左右有酒味,结团好,气泡少,甜、微酸、醇香、味道纯正;(3)米饭结团好,较甜,微酸,酒味浓。

  2.注意事项

  (1)接触米饭的用具要洗净,用开水烫过。

  (2)米饭要有较高的湿度,制作时可洒少量温开水于米饭上。

  (3)不同原料、不同菌种(包括市售酒曲)以及菌种的不同用量,对甜米酒有一定影响。如,糯米较大米所需菌种量略少,保温时间略短,味道较好。根霉3.866能产生有机酸,生长最适温度偏低。就菌种用量而言,根霉多糖化快,酵母多酒味重,保温时间较短。

  (4)保温以27~30℃为佳,温度低成熟时间长,温度高时间短。保温时间应控制在米饭变软变甜少有酒味即止,时间太长产酸和乙醇过多,吃起来不甜,过酸,酒味过重。

蒋鹏,生物学通报,1997年第1期,P38

第一次在梅园看电影

梅园的电影场是武大的一个经典,每个周末的电影也是不少校友回忆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来武大已是一年多了。第一年住在三环的校外公寓,每天从工会前的海报上看到周末的电影剧目都是神往不已。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成为现实。升了大二,功课更是紧了,再加上并未辞去学生会的工作,每天是依旧的忙碌,甚至有增无减。

梅园的电影场是个足够浪漫的地方,看台依山而建,而看台之上是依稀分布的若干大树。人坐在看台上也就在树下了,所以这里即使在白天也有许多人看书休息……

今天是一个并非特别的日子,我却突然想出来。莫名的我走到了梅园,电影已经开始了,我带了报纸,铺在台阶上坐下;我还带了笔记本,抽出笔就写了起来。天黑得厉害了,我挪到了有路灯的地方。

我原以为在大学就不该出来看电影了,感觉电影最好两个人来看,而我是一个人。我想拉一个人,却又不想对不住另一个人。此时的她是否依然忙着她的工作,她似乎没有一刻停歇,可是她依旧那么快乐着,也是依旧那么让人快乐。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来了,我们到食堂吃饭。我习惯性的打了一碗面,奇怪的是食堂的师傅问我为什么不给父亲打一碗。这让我又想起了几年以前的一件事:高一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学校给我送被子,还稍了几个煮熟的鸡蛋。父亲到的时候,我正和同学吃午饭,两个人四个馒头一盆炒蒜黄。父亲看着我们吃完就说要回去了。这时我才想起问父亲吃饭没有,父亲说一会儿回去再吃。父亲走后,我自责的很!

事实上,当时我是提前问过父亲的。至于为什么梦里这样就不清楚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做这么一个梦。

电影场的人很多,大家静静的坐着,有几个小孩子在场子下面的空地上跑来跑去,还不时有一两声喊叫,想必他们并没有被电影所吸引,我也没有!

我又一次庆幸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如果有可能,以后每个周末我都到梅园看一场电影,还坐在靠边的路灯下,拿着笔,边看边写,就像别人,边看边聊。这种感觉就像高中的时候,一样的沉静,现在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了。

一辆汽车径直开进了场内,停在边上,灯很亮,那人没下车,也不急着关灯,灯光照在我的前方,灯光里的人悻悻的闪开了。许久,那灯才关。

后来,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得白血病死了,他给陪他度过最后的日子的女生留下一封信。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是不会去连累别人了。也许吧!

武汉似乎真的没有春天了,冬天过去了就是夏天,不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树上的叶子一夜间变绿了,地上却也撒落了许多枯叶,它们在树上,整整看了一年,看着每天来这里的人儿。偶尔还有一片恋恋的迟迟落下,落在我的肩上。

我听见沙沙的脚步声,电影结束了,人们都散了。

在武汉看雪

 我是一个北方人,下雪对我来说已是没什么稀奇,尤其是我现在只会在意2000年那场雪了,那场雪已经下过了,所以此后的雪也就无所谓了。

    我万万没有想到,四五年后,我竟然来到了远隔千里的湖北武汉,来到这个听都没听过的珞珈山。可是现在,我发现,我真的属于这里!武汉是很少下雪的,但不知是老天的旨意,还是某人的心意,自从我来到这里,早已下了几场让南方朋友大开眼界的雪。

    开学了,我是踩着老家的雪离开了我的村子,消失在爷爷的目光里。登上火车,我以为此行就与雪无缘了。又是一个奇迹,打雷的声音,我躲在寝室里,准备着学生会的竞选,丝毫没有理睬。直到晚上将近十一点了,才发现山水上有人发了下雪的帖子。我探身出去观瞧,果然,地上都白了,天上还在飘,冷的很,我没多看,关好了窗子。

    然后就是第二天的事了,早上八点钟终于起床了,打开电脑,却发觉想吃东西,估计菜市场还是有包子在卖的。下楼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走去,才发现树枝都被压弯了。来往的人都垂下头,钻过去,舍不得破坏一点树上的雪景。令我感叹的是武汉的雪的力量,一夜之间就把穿单衣的我们塞进了羽绒服。

    中午,是星期六的中午,到了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了。电话亭就在楼下,我凑上去,却发现犯了一个错误。原来武汉的雪是分两次下的,第一次一朵一朵下在树上,第二次一滩一滩下在我的身上了。因为尽管雪是不小,但雪一停,太阳一升,气温就上来了,树上的雪化了,挂不住了,就掉下来了。打电话的时候,我不由得兴奋地告诉爸爸我这一个大的发现。

    武汉下了雪很少人有去打雪仗,因为雪化得快,稍微一弄就成水了。老家的雪就不一样,下一场,可以看半个月,当然,打雪仗最好还是正在下的时候,那时候的雪软,容易抱团。

    人长大了,雪也不一样了。在家里,妹妹早早的就开学了,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滚雪球,虽然是过了一把瘾,却终觉已无当年趣味;在武汉,看着遍白的雪很快消融,却总有种世事匆匆的感觉。

    雪是不喜欢一个人的,要么你有伙伴,要么你心存爱怜。以前还曾写下过这样的句子:

『琅琅读书声中

雪花在飘,在舞

也许是迪斯科

为何那样疯狂

曾几何时

朗朗欢笑声中

雪花在飘,人在舞

青春决定他们这样

洁白的雪

似乎掩盖了一切

转移的现实她的洁白

时过境迁

雪已不再是那雪

人已不再是那人

往日的纯真——今日的深沉

春依旧来了

红红的春联贴上了

灿烂的烟花燃起来了

照亮了两颗久违的心

春依旧来了

雪地上还是有一群靓影

只是窗台上多了一双眼睛

    ——望春』

      长大了的今天,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回这种感觉。即使有所想也难有所述了……

竞选路之续-复选稿

大家晚上好:

小孟同志又回来了!

很荣幸能够再次站在这里。第一次来,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是否看得过去,下去之后,听说严萍师姐都有好感,那我就放心了。第二次来,心里更没底,怕话说不好,折损了第一次的形象。不少同学反映我倒像是个说相声的,有形体条件啊,大嗓门,小眼睛,高个子,笑起来差点就五官不全。

为了这次演讲,我简直绞尽脑汁,我本不是一个极善言辞的人,但既然上了台,又不能给大家留下一段空白。

初到武大,在梅园接我的是丁丽,后来她是宣传部的副部,我是宣传部的部委;在三环接我的曹雪,后来她是记者团的主编,我是记者团的一名记者;我到合唱团唱歌,朱婷成了分管合唱团的副主席;我后来到了弘信,邓丹做了我一年的部长……

一年多来,最让我留恋的是在记者团的日子。我也很荣幸认识了任飞,刘婧,李馨,林喆,等等,虽然院刊上没有刊登一副照片,但是我相信那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心意。

我觉得,上大学之前,我是通过书本认识世界,上了大学,我是通过朋友认识世界,我希望有更多的学习上的朋友,生活中的朋友。这是我来参加竞选的初衷,也是我生活中的一种快乐。

我有很多朋友,照相馆的老板,服装店的老板娘,还有一位财经学校的老师,她把女儿的照片都给我了。除了真诚,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简单。我很简单,以至于经常和某个人说话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搞定了。这时,如果你不把我的简单看作简陋,那我们就是朋友了。

好像上次介绍我时,刘文秀把我买了一部二手相机说成了二手手机,大家不解,其实,这也没错,只不过手机不能照相罢了,我的手机也是二手的(show)。不仅如此,我的显示器、音箱都是二手的,我还有一口从汉口淘回来的二手锅。从这方面看,我大概有些实用主义的精神,不过我向大家保证,我身上的这套衣服绝对不是二手的,衣服里罩着的这颗心绝对不是二手的!

无论今晚结果如何,我还是我,你们的小孟同志,有事您说话!谢谢大家!

竞选路之续-初选稿

大家晚上好,我就是小孟同志!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尤其在我演讲的时候还有我的师妹来给我照相。一年多来,拍了不少相片、花了不少钱,也留下很多纪念。我照相为了学院,也为了我自己。彭老师说:版权是你的,底片你留着!所以从此整理底片就成了我的一个爱好。看见那些活泼的身影、可爱的笑容,我就看到了另外一个我,我就像学会了分身术,会唱歌、会跳舞、会演戏,在辩论场上慷慨激昂,在运动场上披荆斩棘……

我是一个用脚跟走路的人,腿长、步子大、走得快、跑遍了珞珈山的各个角落;我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开学没什么事就帮着研究生会贴海报了;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梦到有一天我也学会了打电脑游戏;我是一个别人快乐我就快乐的人,曾经用买生日蛋糕的钱买了八串在寒风中摇曳的冰糖葫芦……

有时候我是有点可爱,打个招呼,说来就来!我娘说我其实挺帅,我常听人说小伙挺白!

在学生会的日子里,我是忙碌的,也是快乐的。八十年代,武大曾经有一个快乐学院,那个时候大讲浪漫主义的赵林不知道是否就是今天我们的这个偶像。我觉得信管也是一个快乐学院,大家在积极的交流中共同成长。

在简介中,我声称自己生来属于服务型人类,其实,学生会,尤其是信管院的学生会,人人都是服务型的,正如俞诚所讲,我们都是做事的,不是做秀的。在学生会里,没有人以职位相称,平日里见了,不是一口一个光光,就是一声一个田姐。我是学生会小小的一分子,但是我却见证了我们信管院学生会一年多来团结协作、共同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精彩历程。

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情况,请登陆百度或google,搜索我的名字:孟繁永!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我的竞选路

繁永
生于1984年,共青团员,信息管理学院0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班。
院宣传部一年部委,合唱团一年团员,记者团一年摄影记者,弘信实践半年部委、半年副部。
班内第一学期任组织委员,第二学期宣传委员,第三学期文艺委员。
宿舍里,年龄最小,却通常被称为老孟。言外之意:老爱做梦!
我是一个用脚跟走路的人,腿长、步子大、走得快、跑遍了珞珈山的各个角落;
我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开学没什么事就帮着研究生会贴海报了;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梦到有一天我也学会了打电脑游戏;
我是一个别人快乐我就快乐的人,曾经用买生日蛋糕的钱买了八串在寒风中摇曳的冰糖葫芦……
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情况,请登陆百度google,搜索我的名字:
  Email:be_loving@163.com
          Tel:13006319169

附件[Doc1.doc]
http://blog.blogchina.com/upload/2005-03-14/20050314213525943779.doc

乌镇,我为你流泪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深深地爱着生我养我的属于北方的那些朴实的村舍,是《似水年华》让我看到了江南水乡的另一种灵秀的美。一部电视剧我至今已经看了六遍,吸引我的不仅是其中似梦如幻的感情主线,同时也是那些古朴的民居,现代化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来说没有诱惑力。

可是,当我从网上看到这个消息,我打了一个冷颤,为乌镇的命运担忧,也为相关决策者的愚昧担忧。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居住地已经一个一个牺牲在了商业开发的大潮中,这是民族的悲哀,而这悲哀还在延续!

发展固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保留传统也是责无旁贷的重任。可是我们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抱起一个千年前的瓦罐,向世人展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还怕引不起注意,就把罐子摔在地上,这一招着实让世人一惊,纷纷跑过来看,然后一边惊叹一边惋惜。

即便是要搞旅游开发,开发者们的指导思想也是错误的。如果有人愿意来乌镇旅游,想看到的是乌镇的原本的面貌,而不是人为的刻意化妆了的乌镇,而有些人自以为高明的手段,必将让乌镇从一位恬静秀丽的少女变成一个卖弄姿色的骚妇。

乌镇的开发者们,挂着发展地方经济的羊头,卖着中饱私囊的狗肉,在宏大的地产开发背后巨大的资金流中,牟取一些”渗漏”。不是没有先例,哪怕没有私心,我们何必撞了南墙还要再撞,事实会证明他们有撞的理由来说明撞的必要,只是这种必要未必对人民有利。

乌镇,面对你正遭受的猥亵和蹂躏,我无能为力,我默默地含泪为你祈祷!《似水年华》中我认识了你,而《似水年华》也似乎将要成为对你最后的回忆。

乌镇是千年的乌镇,不要让她毁灭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难免会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历史上又记下丑恶的一笔。

零五年元月十六日记于珞珈山

梧桐与麻雀

教三的楼前有一棵大梧桐,此树与长于他处的众多梧桐并无不同。只是这一次在四楼一间教室上课,窗口正对那棵梧桐的树冠。一时间叽喳声骤起,定睛观瞧,原来是一群麻雀落在了树上。
   这个时节的梧桐的叶子虽曾在一次大风降温之后凋落了许多,现在看起来仍是挂满了大片大片的黄绿斑驳的叶子,那些麻雀落上去是不容易看清的。麻雀们在树上待了不多时,像是商议好了,轰的一声同时飞起,那大大的树冠甚是狠命的摇了一下子。

   那麻雀飞到天上,才看出有几百上千只,甚是壮观!片刻之后,梧桐渐渐静了下来。这时才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树的下面有一个车棚,另一侧是路,我们在上课,路上依旧有很多人,这也便是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了。我的位置很高,看不清人们的脸。

   麻雀们又回来了,好像得了什么欢喜的消息,乱糟糟的议论着,一片嘈杂。它们陆续在树上坐定,我便又失去了老师的声音。

   不知道为什么连麻雀也这么依恋梧桐,是否因为它们觉得可以因依附梧桐而与凤凰搭上某种联系而感到惬意呢?不敢小看了它们。

   麻雀们来来去去了几遭,终于因为看不到了太阳而想起了归巢,但不知在这珞珈山上麻雀的巢会在哪里,是栖身在老图的琉璃瓦下,还是在那依山就势而建的老宅舍的某个墙缝里,抑或是那个幽深神秘的防空洞里。不知道生科院的兄弟们是否探寻过这群沾染了百年人文气息的麻雀们的归处。